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2例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2例护理分析

朱琳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一年内我院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制定综合护理计划,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护理后的身体和心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病人进行相应的综合护理,可以将他们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起来,使他们增强自我护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体会

Nursinganalysisof62casesof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nursingmeasuresof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Methods:theclinicaldataof62patientsinourhospital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Sixty-two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groups.35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developedcomprehensivenursingplan,and27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ookroutinenursingmeasurestocomparethephysicalandpsychologicalchangesofthetwogroupsafternursing.Results:theeffectiverateof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94.29%,theeffectiverate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as81.48%,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nursingofpatientswithchroniccorpulmonalecanimprovetheircompliancewithmedicaladvice,enhancetheirabilityofself-careandimprovetheirqualityoflife.

Keywords: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Nursing;experience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起因通常是由于患者自身患有的慢性肺部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而诱发了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最终致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1],该类型心脏病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人体的伤害极大相关研究表明,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慢性肺心病病人死亡。要想减少慢性肺心病病人的病死率,提高慢性肺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想方设法地使急性呼吸衰竭的发作次数减少,对他们合理地用氧和进行整体护理,并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本院对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一年内我院62例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其中实验组患者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在47-81岁,平均年龄(50.73±4.71)岁,病程:2-30年,平均病程(10.4±1.8)年。对照组患者27例,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在48-79岁,平均年龄(50.24±4.34)岁,病程:2-28年,平均病程(10.8±1.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及劳动后呼吸困难或伴有胸闷、心悸、紫绀、浮肿;桷状胸,叩诊鼓音,语颤减弱,双肺呼吸音低,心音远,心尖搏动不明显,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无强;呼吸衰竭:先缺氧继而二氧化碳潴留,临床上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产生相应表现,低氧血症:SaO2<80%、PaCO2<60mmHg,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紫绀、头痛、头晕。高碳酸血症:PaCO2>50mmHg,pH<7.35头痛、头胀、兴奋、失眠、结膜充血,皮肤红润,多汗,重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肺性脑病;右心衰竭:心悸、气短、厌食、上腹胀痛、恶心、尿少、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脾大,下肢浮肿等。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实验组其护理方式如下:病房巡视、病情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各种病情变化,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能预知的后果,因此必须进行密切的巡视和观察。(1)咳嗽、咳痰观察: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咳声大小、咳嗽时呼吸状况;咳痰的量、性状、颜色、咳出难易、有无带血等。(2)生命体征观察: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及意识、脉搏、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出汗、面色及意识等。对上述情况做到随时掌握,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心理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针对慢性肺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多和病人沟通和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多安慰和鼓励病人,使病人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护理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病人提出的任何疑问,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生活护理:口腔护理2次/d,缓解期生理盐水漱口2次/d;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是中老年人,病程长,应定时协助翻身,1次/2h,按摩受压处皮肤,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观察患者下肢、骶尾部和下垂部位浮肿,有无并发皮肤压伤,做好皮肤压伤防护,在受压部位用海绵垫或气垫,抬高下肢,定时变换体位。饮食护理: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疲劳,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能力降低,且免疫系统功能减退,易反复加害呼吸道感染,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强营养至关重要。应限制盐摄入,保证蛋白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不宜过高应≤60%。因糖的呼吸商高,且生成过多二氧化碳增加呼吸负荷;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防止腹胀,便秘而重呼吸困难;注意营养摄入,宜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欠佳的患者可遵医嘱加服助消化的药物。出院指导: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根据病情适当户外散步,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早、中、晚用盐水漱口,坚持全年冷水洗脸,预防感冒;呼吸锻炼可增加膈肌活动,提高潮气量,改善气体分布,提高SaO2。患者取舒适体位,一手放于前胸,一手放于腹部,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有利于将肺内的余气尽可能排出、还可净化湿润空气,减轻干燥空气对气管的刺激,进行2~3次/d,约10min/次。

2.结果

实验组35例患者中,21例显效,所占比例60.0%,12例护理有效,所占比例34.3%,2例护理无效,所占比例5.7%,护理有效率94.29%。对照组27例患者中,10例显效,所占比例37.0%,12例护理有效,所占比例44.4%,5例护理无效,所占比例18.5%,护理有效率81.48%。两组患者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等条件下,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该疾病会导致患者长期的慢性缺氧,红细胞的数量异常增多,若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需要在治疗中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本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以气候严寒的北方地区患病率最高,急性发作的冬季常见本次研究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其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不但提升了患者的生活保障方式,同时也加强了患者对于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本次试验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利用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了疾病的总治疗率。综上所述,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一优点,极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3]。因此值得将此护理模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敏娥,钟辉华.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93-3294.

[2]孔晓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6):94-95.

[3]徐祯,庞艳蓉,熊萍.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护理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