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4例肺心病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对94例肺心病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罗英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内科近年来收治的9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疗措施;结果肺动脉高压是导致肺心病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白粘痰、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紫绀和浮肿为主;结果对94例患者给予规范治疗,84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转院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6例,死亡率6.25%;结论肺心病病情复杂,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改变,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戒烟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肺心病发病率和阻止病情发展的重要预防措施,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心病;防治措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病人多数是长期大量吸烟者,引起慢性肺心病的病因以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肺动脉高压是导致肺心病的主要因素,常导致心、肺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近年来,肺心病具有极高的发作率,病程较长,且治疗后很容易反复,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抗感染、抗炎、止咳平喘等,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疗效[1],笔者对医院内科在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防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94例,其中男56例,女38例,年龄53~85岁,平均年龄71.5岁。病程3~14年。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其中,30例Ⅰ级,31例Ⅱ级,9例Ⅲ级。原有疾病慢性支气管炎47例,支气管哮喘6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扩张3例。合并疾病有高血压病39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7例。全部病例症状、体征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

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此期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下肢轻微水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肥厚、扩大。部分病例可见颈静脉充盈。又因膈下降,使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1.3辅助检查措施:1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2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3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右肺动脉内径或肺动脉干及右心房增大等指标,以诊断肺心病;4动脉血气分析,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

1.4治疗措施: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及氧疗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及并发症。1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最关键的措施,对痰黏稠不易咳出,应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促使痰排出。必要时及时给予气管切开;2进行安全有效的氧疗.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尽量选用兼顾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的的抗生素控制感染;4控制心力衰竭应用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水肿程度。选用作用轻者,小剂量,短疗程,排泄快的制剂;5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尽可能恢复肺、心功能。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忌烟、酒。改善居住环境,消除各种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6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避免感冒。

2结果

经过规范治疗,84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占87.5%),转院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6例,死亡率6.25%,死亡原因主要为呼衰、心衰、肺性脑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自动出院的主要原因为病情重、疗效差和经济困难不能坚持治疗等。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原发于胸廓、支气管、肺组织或肺部血管的慢性疾病导致的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使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者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2]。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累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该组病例病死率6.25%,死亡原因主要为呼衰、心衰、肺性脑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肺心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控制性氧疗,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外,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及并发症。该组病例平均年龄71.5岁,说明肺心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合并疾病和并发症较多,治疗相对困难,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总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复杂。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则难以逆转,工作中,我们应指导患者做好预防,采取各种措施提倡戒烟,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过敏原,有害气体的吸入等。注意防寒保暖,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患者机体抗病能力,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J].光明中医,2010,25(7):1261-1262.

[2]黄治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84-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