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与教学效果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与教学效果比较研究

蒋珠丽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摘要:随着啦啦操运动的不断盛行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啦啦操这项时尚化的运动中。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现如今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啦啦操运动中来。他们认为啦啦操运动是青春与活力的代表,参与啦啦操运动可以给他们学习生活带去很多乐趣。为了更好地研究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动机和效果,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了解大学生参加啦啦操运动的主要动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个人兴趣爱好;2)塑造形体,强身健体;3)展现自我;4)提升个人能力等。通过分析了解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一系列动机,从而到达一个突出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啦啦操;参与动机;教学效果

1.绪论

1.1选题依据

美国是啦啦操运动的起源地,啦啦操运动起初的作用是用于比赛中呐喊助威;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啦啦操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其自身的优势和功效,对推进高校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啦啦操运动是一项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体,动感的音乐节奏、融入不同风格的舞蹈,使得啦啦啦操这项运动项目在当下广为流传。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这项新兴的、时尚的、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

1.2研究目的

在发展啦啦操运动的进程中,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在2014年总结出“一球一品一操”的“江阴模式”。说明教育部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特别是球类和操类。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时尚、动感、活泼、青春、现代化、活力四射的运动项目以及自身的娱乐性、新颖性、趣味性以及极强的创造性和观赏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3]。为了让大学生更多的去了解和参与啦啦操这一运动项目,并使得啦啦操这项运动在高校有快速突出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与效果比较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1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选取有啦啦操基础的男生25人、女生25人,和无啦啦操基础的男生25人、女生25人)。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

3.大学生加入啦啦操运动主要动机分析

3.1动机

动机,指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4]。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是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3.1.1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作为一个心理因素,它是由诱因、需要和无动机状态三方面组成[5]。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活动,主要动力来源是在内部。

3.2大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动机

随着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不断盛行和发展,使得啦啦操这项现代化、时尚、潮流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大学生所喜爱[6]。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投入到啦啦操这项运动中,其中女大学生偏多。在啦啦操盛行之前,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主要人群以有啦啦操基础、舞蹈基础以及运动系、体育系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学生几乎很少参加此类运动(除普修课外)。反观当下,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很大提升,并且参与人群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更主要的是参与啦啦操运动的男同学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大多以学习技巧啦啦操为主)。因此,为了更直观清晰的了解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喜爱程度进行了如下分析。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啦啦操运动不是很了解,但是这完全不影响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热情。为了了解到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喜爱程度特对此情况进行了以下分析。见表1:

表1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喜爱程度

由表1可得知,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喜爱程度很高。喜爱程度比例占总人数的85%,仅有少部分学生不喜欢。充分体现出了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热爱,也说明了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

4.教学效果分析

4.1激情教学法

教学中,教师选择优美、动听的乐曲,以及优美大方、充满活力的动作示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有“动”起来的欲望。在啦啦操教学中营造练习的气氛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担心动作做得难看,不能大胆放松地做动作,这时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骨干,让他们先动起来,把气氛调动起来,其他同学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练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动作准确到位,才能确保学生的动作达到一定的要求,并且只有教师的动作做得完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跟学的欲望。

4.2基础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啦啦操教学中,应该使用将形体训练等基础练习和创新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形体训练中穿插啦啦操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可以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3优化教学目标

高校啦啦操教学目标应当遵循啦啦操教学规律和特点来设置其教学目标。比如:培养学生啦啦操的兴趣、爱好,提髙身体素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啦啦操健身方法的基本原理、体会和认识科学锻炼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长期从事健身的习惯,以达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目标要求。

4.4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啦啦操的运动当中,应该对现有的啦啦操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在进行成绩考核的时候,不要拘泥于现有的考试模式,应当选用各种新颖模式。要及时认可与赞扬学生的进步,加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结论与建议

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不断盛行与发展,离不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想将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出色,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啦啦操运动;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动力越大所达到的效果也会越明显。动机与效果相辅相成,良好的动机是达到效果的关键一步。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人数以及更好的发展啦啦操运动应做到:1)培养对啦啦操的兴趣;2)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3)学校大力支持开展啦啦操运动等。4)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方式的学习了解啦啦操运动;5)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啦啦操运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6)不断完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等。

参考文献

[1]杨洋,郝仕芳.中美啦啦操市场化运作的比较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2,(6):52-54,64.DOI:10.3969/j.issn.1004-2644.2012.06.017.

[2]朱晓红.健美操与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协同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9):86-87.DOI:10.3969/j.issn.1004-5643.2010.09.037.

[3]黄燕.啦啦操运动对构建和谐高校的意义及可行性探究[J].科技信息,2011,(36):277.DOI:10.3969/j.issn.1001-9960.2011.36.242.

[4]徐士杰.试论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9)

[5]https://www.xzbu.com/4/view-3481499.htm

[6]蒋银香,杨晓妮.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147,151.DOI:10.3969/j.issn.1006-8902.2013.16.120.

[7]赵世琼.浅谈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