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双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试论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双语教学

托乎提·吾甫尔

托乎提·吾甫尔

(新疆库车县塔里木乡九年一贯制民汉合校,新疆库车842000)

摘要:语文教学是把语言作为关键内容展开的多项知识的教学,其中包括语言、汉字、篇章以及文学知识等多方面的教学过程。随着新环境下素质教育的发展,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引入了双语教学的观念,尤其是对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所以,要重视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双语教学的提升,要强化这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整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双语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一、新疆地区小学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新疆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民族的区域,该地区教育基础和教育质量都比较低,所以新疆地区教育领域比较重视双语教学,一直强调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双语教学,要在小学初级阶段重视学生双语基础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维语和汉语共同应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强化其第二语言的学习水平。

二、双语教学的概念

双语的本意是指能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可以在其生活中将一种外语和本族语基本实现同用的进行听说读写,一般这些人的母语知识能力要强于第二语言。也就是说,有些人读和写运用一种语言,听和说是用另一种语言;还有的人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比如在家、学校和单位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还有的人会因为交际需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在交流不同内容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双语教学就是使用除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进行部分教学,其具体过程会受到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的影响。

三、双语教学的形式

双语教学包括多种形式,有浸入式教学,也就是学校的教学语言和学生在家庭使用的语言不统一的语言教学;还有一种是保持式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其从母语到第二语言作为学习语言的转换,可以是个别学科的转换;再有一种就是过渡式的教学,也就是学校在基础教学的时候使用母语,之后将所有学科的教学全部转化成使用第二语言。

四、民族教育领域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主要指的是使用民族语和汉语进行的教学,一直以来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在国家的政策保护下使用并发展自身的民族语言,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一般都使用民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逐渐形成了以民族语言为主,汉语为辅以及汉语为主,加授民族语的两种教学模式,另外也重视第三语言-外语的教学。

五、双语教学的课程的有效实施

1.确定双语教学的目的。

双语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掌握汉语和民族语言的使用能力。

2.选择科目。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自身没有足够的学习经验,所以学校方面可以从语文学科入手展开双语教学,这样学生有足够的语言基础能够参与到学习中。要重视课程的难易设置,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的教学语言和内容。

3.选择于双语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模式。

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过程,其中教与学的参与行为也各具特点。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育、培养和学习几个过程,小学时期的双语教学想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完成双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就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法,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模式。所以,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探究,在教师提出新的课题的同时,学生要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解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包括案例法、模拟法等多种方法展开教学,引导维族学生通过汉语进行思考和解答。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深入,学生越来越熟悉新的教学方法,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够在不同学习模式的引导下展开双语学习。

4.有效强化双语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处理双语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要明确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双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课程中的知识内容。第一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背景让其展开学习,还能够由此带领学生更好的掌握第二语言的知识内容;再有,第一语言能够强化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再有第一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民族地区小学语言教师要掌握并了解学生的第一语言,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心里紧张感,教师要减少第一语言的使用频率,确保学生第二语言使用的频率和学习提高的效果。教师要尽量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理解并适当拔高。

5.完善双语教学的考核方法。

因为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新颖,所以学校和教师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根据现在的教育现状,所总结出来的通过综合课业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双语教学的课业和传统的课后作业有明显的区别,它除了要求学生要使用地区语言完成它,以提高学生的地区语言使用能力;另外还强调了课业的实际操作性,也就是让学生在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结合社会实践和独立的观察研究掌握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完成课程要求,还能强化所学知识的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信息整理的水平。特别要提出的是,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认真研究作业设计,掌握不同的课业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店,要确定不同的知识点所对应的课业学习水平,同时向学生介绍清楚,让学生由此掌握更为准确的学习要点。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根据知识点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课业内容,在学期末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确定最后的成绩。

6.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

第一,集合人才,编制教学教材。

双语教学最主要的一点是要保障教学资源,第一语言的原版教材是确保双语教学的关键,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最基础的第一语言,另外教师要重视教学参考资料的作用。所以,有水平的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根据现有的教材,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分析教学现状,展开研究,最终搜集、整理、编制可操作性较强的语文教材。

第二,确定双语教学目标,总结双语教学计划,构建教学体系。

要由小学语文双语教学的实施入手,确定教学目标,开展多学科的双语教学。

第三,强化教师素质。

现阶段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学的发展主要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师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数量有限,教师自身的教学和双语能力都比较弱,这样想要实现小学语文双语教学的发展就更困难。所以,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要构建双语教学的教育队伍培训制度。要确定不同的培训层次,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结论

通过在民族地区进行双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得知,双语教学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以学生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处出发点展开教学。民族地区的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强化双语教学实践,强化教育方法,实现新的教育突破。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强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才果,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江森李明波,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3]张爱玲,1994—2010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