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情弦共谱动人篇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拨动情弦共谱动人篇章

许单荣

江苏灌云县杨集中学许单荣

在农村,学生对写作文是谈之色变,写之生厌;而老师面对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完成的大作时往往是仰天长叹,无可奈何,感到遗憾。那么这种局面是不是无法逆转呢?面对这种现状,我个人认为只要我们投入情感,定能得到回报。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奉献热情

不可否认,在很多农村学校中,作文教学就是一个盲点。对于作文教学,很多学校没有一个完整的全盘计划,就是老师各自为阵,进行散打,随意性比较大。所以要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我们首先要对作文奉献热情。

对于学校,教研组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认知发展规律,制定一个高中三年完整的作文教学计划。这样,学校的作文教学才能有序的开展,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行之有效,学生的作文层次才能逐步提升。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也应该对作文教学拿出自己的热情来,在全盘计划的指挥下能够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作好自己的安排。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文当中一些概念,很多手法,应该注意的地方等是学生探路的拐杖,我们老师还是应该让学生理解透彻的。高一刚开学时,我让学生写一篇题为“这也是一种”的记叙文。结果同学还是老一套,都写成“这是一种爱”,说母亲给我做好吃的,爸爸陪我写作业至深夜等等;要不就是在文中列举了好多种爱,而不是一种。从这篇作文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缺乏审题的意识,而这也应该是我们在高中起始年级要训练的。

马卡连柯说:“教导员对学生认识的过程,不应当是对他们漠不关心研究的过程,而只应当是和他共同工作和积极地对他帮助地过程。”所以我们老师在布置学生作文任务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写下水作文。只有自己也跳进水里才能真正知道水的深浅,切实地感受学生作文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当然,面对农村学校学生层次不高语文课时紧张的情况,我们老师还应当在现代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写作的训练,让说写读写紧密结合,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

二、关注实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叶圣陶曾经也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我们的学生身处农村,很多孩子没有城里孩子登山观海的经历;没有城里孩子广泛的阅读面,又如何让他们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呢!

所以,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需要和心理特征出发,基于学生的生活积蓄的“倾吐”上考虑,让学生写自己喜闻乐见的事,抒自己感受最深的情。农村的孩子玩泥巴可能有一套,而若让他们去说说登泰山看日出的感受,这和闭门造车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老师也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学生的代沟不能太深,要多关注时事,寻找学生喜欢且有意义的事。这样老师作文题目的设置才能接地气,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

三、触发激情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这几乎已成了学生的口头禅。学生面对作文就畏惧,就避而远之,那又怎么拿出劲来去创作呢?即使迫于老师的压力,一篇篇作文交上来了,那读起来也是干涩的,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把学生的那份激情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方法有很多,我们老师可以把目标短期化、具体化,分阶段,分层次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还可以开设作文情景课,学生肚里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只不过平时疏于观察,疏于留心,很多资源都被封锁了,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制造情境,触动学生情感之泉的喷发点。

另外,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过高只能把学生吓得跑得更远。作文中发现的问题,老师最好课后找同学课后交流。批改学生的作文,尽量把学生的可取之处圈出来,课堂上加以表扬。同时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作文本上的批语能有针对性,一语中的,且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以启迪。

四、谱写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只有当学生习惯于如实地、自然地写的时候,他的思路才能打开,才能得到锻炼。”也唯有说真话,抒真情才能真正的感动读者。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我手说我心”的良好写作习惯。我们没有城里孩子可爱的洋娃娃、高级的玩具车,但一颗泥丸、一个小坑同样可以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城里孩子独自在家等待出去应酬的父母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期盼在外打工的父母回来看看我们呢?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悟生活,把平时的经历转化为创作的源泉。

“绫罗绸缎非天成,呕心沥血养蚕人。”在学生作文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老师的付出是不可忽视的。让我们突破情感的封锁线,找准基调,拨动情弦,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共谱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