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尿液潜血临床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尿液潜血临床对比分析

田岐娟

田岐娟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验尿液潜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行尿液潜血检验的200例检验者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液分析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所有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对两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法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29.50%,70.50%;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显示,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30.50%、69.50%,两种尿液潜血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与阴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增强临床检验效果,减少漏诊、误诊现象,临床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时,应将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合理结合,弥补各自缺陷,避免操作失误。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显微镜;尿液潜血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100-02

尿液潜血检验是门诊尿液检验中重要的一项,可直接为尿血、尿路结石、泌尿感染或某些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目前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是临床上检验尿液潜血的常用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数量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可明确判断血尿是否来自肾小球,但操作困难,费时费力,易造成操作人员出现失误情况,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尿液分析仪检验法因操作简单、检验效率高,成为门诊尿液潜血检验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其易受到来自化学、物理、pH值及药物等因素干扰,容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现象,最终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两种检验方式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进一步改善尿液潜血检验效果,我院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合理的对比分析。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检验科行尿液潜血检验的200例检验者,男103例,女97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49.3±9.4)岁,其中55例内科、58例外科、43例妇科、44例儿科,所有检验者均于尿检潜血前24h内禁服相关药物,对所有检验者均采取显微镜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潜血。

1.2方法

1.2.1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从检验者晨尿标本中取10mL作为样本,将其置于检验试管内,尿液中充分浸入试纸条后,间隔1s后取出试纸条,并放入尿液分析仪上进行检验,自动打印检验结果,结果分为四个等级(-、+、++、+++)。

1.2.2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从检验者晨尿标本中取10mL作为样本,将其置于检验试管内,采取离心处理方式除去上清液,转速为1500r/min,持续进行5min。充分混匀0.2ml样本试管内的沉淀物至出现混悬液,吸取20ul混悬液置于玻璃片上,应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中红细胞形态,并记录数量,检验结果用n/HP来表示。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检验结果,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当n/HP>3/HP时,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配对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样本的检验结果中,59例呈阳性,阳性率为29.50%,141例呈阴性,阴性率为70.5%,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下,61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0.50%,139例呈阴性,阴性率为69.5%,比较两种检验方式检验尿液潜血的结果,尿液分析仪检验法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和阴性率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尿常规检验是常规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项目,通常用于临床诊断疾病中的初步筛查检验。大多肾脏疾病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中会出现尿蛋白量与细胞形态的改变,因此尿常规检验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环节。尿常规检验中的尿液潜血检验是一项重要指标,可明确反映出泌尿系统的异常情况,有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

传统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通过利用显微镜对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形状进行观察,可较为准确的判断病情,但该方法操作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物力、人力,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存在较大缺陷,如人体尿液中存在过氧化酶,耐温性较差,导致检验结果中假阳性率增加[2]。尿液分析仪检验法可通过半自动分析仪对尿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肌红蛋白进行有效的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中,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样本的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为29.50%,阴性率为7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中,阳性率为30.50%,阴性率为69.5%,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3],尿液分析仪检验法的准确率主要受如下几点因素影响。①若患者尿液中细菌产生某些氧化物,患者尿液潜血易呈假阳性;②患者骨骼肌严重受损时,血液中肌红蛋白含量升高,导致尿液中肌红蛋白含量较高,由于其具有过氧化酶活性,尿液潜血检验则呈假阳性。③试纸潮湿、过期或操作者操作失误均会影响检验准确率。④尿液中的维生素C掠夺游离氧易导致检验结果呈假阴性。⑤尿液中所含有的黏液成分将红细胞包裹,阻止试剂与血红蛋白的接触,这时检验结果呈假阴性。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尿液潜血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合理将尿液分析仪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检验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娜.尿液潜血两种分析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药前沿,2015,5(31):205-206.

[2]陈熙光.两种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103.

[3]胡建勇,吴枚,赵晶.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651-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