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投融资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投融资方式分析

李航

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401147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现状进行分析,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趋势,并根据城市交通枢纽的综合属性来分析投融资开发方式以及交通枢纽的特殊优势,配以商业文化的扶持,打造开放型交通空间。

关键词:城市综合交通;开发模式;投融资方式

1.前言

通常情况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集合了交通、商业、商务等名项功能于一体,并通过垂直或水平交通将各部分的功能紧密衔接。现代的城市交通枢纽多采用这种空间布局模式,有助于交通枢纽的交通综合运转,也有助于带动其他产业持续发展。

2.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概述

重庆市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作为全国首例的“零距离”换乘枢纽,是集高铁站场、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对外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社会停车五位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换乘枢纽项目。2018年1月25日开通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作为参建者之一,结合项目建设的经验和交通枢纽的意义,和大家简单的讨论下。

2.1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现状

公共交通综合枢纽是在传统的公交枢纽站的基础上,通过开发项目内部及周边区域房地产、金融、办公、旅游、服务等相关附属产业,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扩大融资渠道,从而增加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将社会化与市场化开发融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与传统的具有单一交通功能的公交枢纽站相比,公共交通综合枢纽在运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要通过分析公共交通综合枢纽各方面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公共交通综合枢纽项目的投融资模式[1]。

2.2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

综合交通枢纽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因而往往是由政府使用公共资金进行投资建设并运行管理。然而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巨大的资金投人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如何才能突破这种“建设靠政府,运营靠补贴”的传统模式,就应该通过科学的前期策划,积极开发枢纽内部的各类资源,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充分利用土地储备机制,平衡枢纽建设投资以及运营成本,减轻财政压力的投融资和资金运作的创新模式。

2.3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属性

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的南北方经济交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国家公路交通枢纽,对于国家公路的管理和运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路交通枢纽主要是国家公路线的交汇枢纽,比如说北方的郑州,处于陇海线和京广线的交汇之处,交通枢纽地位十分重要,交通枢纽成为经济发展主要的动力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判断公路运输枢纽的经济属性时经济的发展是首要的目的;而其商业性也是重要属性之一,区域间经济往来和贸易发展为国家公路的发展维护提供了基本的经费投入。在国家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就是区域的经济发展,利用交通的便利带动区域的发展,或者以交通运输枢纽的有利地位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2]。

3.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投融资方式

一直以来,铁路客站综合开发项目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共土地资源占用的利益分配问题。城市中心土地有限,特别是建成区的既有客站周边往往寸土寸金,因此在城市中心建设高铁枢纽站点对以土地作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将会产生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双方创新思路,打破铁路部门“取收益补贴铁路运营”和地方政府“零和博弈”的固有思维,寻求“创造——共享”的社会经济效益双赢模式,不仅是铁路企业的机遇,更是城市发展的契机。

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着眼长期发展利益,以创造增加值为目的,在政府、行业部门、开发商、企业和居民之间共享,从而将区域内外、路地双方的利益一致化。为达成此目的,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创造性地突破现行政策限制,土地盖上盖下按空间分层出让,以盖上出让土地收益支持盖下公共交通项目,以上层商业建设实现站点及其附近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共识下形成路地双方利益共同体,相关疑难迎刃而解。

3.1交通枢纽开发模式

目前一般的公共交通综合枢纽都具有“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开放空间”的多项功能,公共交通综合枢纽根据实际需要将各种交通方式和各种辅助功能设施进行立体化布置,在将多种使用功能综合集成的同时又节省了城市的土地资源。交通枢纽与商业地产的联合开发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诸多国家获得了成熟的发展,如日木新宿站、荷兰鸟得勒支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形成以轨道交通枢纽为核心,发散式布局商业服务的水平混合格局,日本福冈天神站等形成上站下商的地下产业格局,日本京都站、柏林中央火车站形成混合式立体布置的商业格局,空间分布具有高度的集中化、组织化、规模化特征[3]。

3.2资金运作模式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投融资模式是不行的,因此需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寻求一种既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够在实际运营中具有活力的资金运作方式。在先期注入一定资本金的前提下,启动并开展投融资工作,所有建设资金由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土地开发经营来解决。根据枢纽设施建设运营与区域开发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对设施进行拆分,从而形成了“以土地收益平衡建设费用,以商业设施收益平衡运营费用”的资金运作思路。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包括消费者效益、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区域发展具有的拉动作用,包括收入、就业率的提高等,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房价上升,且距离枢纽越近,房价升值速度越快[4]。

3.3资金盈利模式

大型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不仅仅在于提供各类交通服务,同时由于交通需求而产生了巨大集散客流,因此如餐饮购物等一些延伸性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集散功能和这些附属功能是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服务的收益主要是票务收人,而票价的制定往往带有公益性质,因此,单靠票务收入很难维持日常的运营。因此将这些大型设施进行分类,通过合理配置能够带来收益的商业服务,来弥补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资金短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交通枢纽的正常运转。

4.融资模式分析

4.1区域投资管理

区域投资管理在国家交通运输枢纽投融资模式中是一项新的举措,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投资方来自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以区域政府为主导,利用区域发展的优势,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枢纽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交通枢纽管理的有效性比较大。区域投资管理不仅是实现国家公路交通枢纽的多元化投资,而且在交通枢纽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对应性的管理措施,实现有针对性的集约化管理。前面已经讲过,公路交通枢纽具有商业性,所以当地区域的管理更能发挥商业性的作用和优势,对于交通枢纽的不断发展提供便利[5]。

4.2资本市场融资

资本市场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其特点是融资成本较低、规模较大,但对资本市场的规模和监管水平要求较高。在枢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由于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时间过长等限制,公司尚不存在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随着枢纽工程的建成启用,各类交通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相继投人使用,公司工作重点也从工程建设转移到经营管理上来,在这一阶段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就相对合适,这样可以扩大直接融资,减少信贷融资比例,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缓解所面临的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对控制融资的总体规模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发行债券也将有利于公司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

5.结束语

总之,我们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资金运作模式和资金盈利模式以及融资模式进行一系列分析,再结合当前实践经验,可得出相应的启发,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完善不足,有利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纪玉哲.东北财经大学2013

[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创新研究[J].张敏.现代经济信息.2013(10)

[3]综合交通枢纽经营模式探讨[J].孙洪山.中国经济报告.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