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赵志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赵志德

赵志德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阅读需要深入的研究文章的表达的主题和文章的写作顺序、结构、文彩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初中学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平时看报、看书、课外杂志等都需要通过阅读来理解、明确所表达的意思;又特别是当今信息发展的高速时代,搜集、整理信息都需要较强的阅读欣赏能力,语文教学的阅读需要深入的研究文章的表达的主题和文章的写作顺序、结构、文彩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感悟

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中回归,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悟。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伴随体验徜徉于阅读的全过程。感悟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阅读的结果。有人曾把感悟比作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不会是“潮打空城寂寞回”,而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完形。人在阅读了新的文本后,不是在头脑中简单的增加或减少什么,而是形成新的整体,用来代替原来的“完形”形成新的感悟。阅读不通过感悟,文章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始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逐步深入地阅读感悟,那么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观点就会化成学生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感悟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其实它就是创新。学生在阅读中有时对某些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正原因是感悟除了有完成的形态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处在连自己都还不能描述清楚的那样的“愤悱”状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就是要针对后者。理解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养成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之法,因人而异,因文而异。阅读之“道”在“读”、在“悟”,悟出了“道”就是得法。

四、要关注阅读评价

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必须打破单一的教育评价观的束缚,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价值观,形成保障和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阅读教学的多元评价体系:

(1)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尤其要注重发展性评价

教学评价中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主体评价,又要有客体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有定性评价。尤其要重视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不是仅仅着眼于回忆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是更关注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这种评价注重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

(2)评价标准要差异化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表现在想象力、观察力、听说读写及对文本的感悟等方面。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观察、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捕捉学生个性信息,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以及阅读心理的投射表现,或通过日记、作业等对学生阅读行为、阅读心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档案,为实现评价个性化提供依据。

古语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章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什么,就完全领会他什么。”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即是引领学生学会正确领会知识。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不断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闫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中小学电教.2008,5

[3]高文主.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4]朱小曼.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

[5]李国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探索.中国现代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