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成果综述之——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性的途径和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成果综述之——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性的途径和措施

石春秀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家体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家长更好的育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此,我们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来挖掘家庭教育的资源,从而更智慧的指导家庭教育。

关键词: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专业指导

很多时候做了父母的人并不知道父母的真正职责和使命,我们的家长希望给孩子们最好的一切,但却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家长并不会做家长,张文质的一句话很好:为人父母启示就是怀揣梦想和责任,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的人。当父母自己认为对孩子倾其所有却不被孩子所理解的时候,家长的内心也处于极度的痛苦状态,我们的家长很对时候面对孩子深度的焦虑,他们更需要专业的指导。

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寻求切合点,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在共同教育方面形成共识和默切,互相补合,力求增强家校共育的整体合力效应。对此,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家长的实际情况,采取多项措施,比如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学校家长志愿岗、行之有效的家长会、心理咨询等,开拓心育局面,建立心育品牌,在专业的家庭教育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独立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逐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一、“家庭教育课程化”——提升家庭教育专业指导的有效途径

就苏州而言,从苏州的实际情况看家庭教育课程化的现实意义:苏州既是历史名城又是新兴移民城市,必须有新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适应新常态的城市社会生活。我们的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但是他们缺少专业的指导;我们的孩子需要在一个更为和谐,更为科学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给了家长对必要的指引,可以引导我们的家长科学的育子。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生命积极健康的成长,从而从根本上带来城市文明和社会的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课程化的举措无疑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可以务实的推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开展。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生命积极健康的成长,从而从根本上带来城市文明和社会的安全。只有科学的养育孩子才会有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用专业的育子方式来指导孩子更好的发展。

家庭教育课程化,使新家庭教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给家长最专业的指导,以形塑下一代新父母与新儿童。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将家庭教育课程化将正确的直营我们的父母更科学的教育孩子,让学校与家庭教育携手共进,让科学的指导能够让父母与孩子可以相互润泽;这样我们的孩子成长额路上一定会有爱、有梦、有未来。

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素质是家庭教育效果的保障

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浓,育人观念新的师资队伍来充实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重要使命是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的关键。首先这是他们乐于研究孩子孩子的成长,乐于与家长沟通,勤于学习和反思,这样的团队是做好家校工作的最核心力量。家庭教育指导师是直接和家长作用的人,首先要有对家庭教育有着坚定的信心和,坚持把创造温馨、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当作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树立一批典型家庭、普通家庭成功家长作为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的先进模范力量。

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学科知识和家庭教育工作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参与者有一定的学习力,并与时俱进。首先家庭指导师在上要博学,在如下四种知识上做到精业。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只有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保证。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家庭指导师要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通过合适的方式传播给家长,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具有反思型思维和教学能力。对于家庭指导师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研究和更新教师知识的性质、范式、组织和内容。只有具备了专业的丰厚的知识,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才能够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进而用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专业只是实现对家庭教育最针对性的指导。

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现三用,有用、够用、好用。“有用”,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有助于提高效;“够用”,建构起完善、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好用”,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多样——让家庭教育更有效

家庭教育指导需要社会各个方卖弄同力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广泛宣传,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正三角形的和谐教育现实和网路化的家庭教育环境。

(1)以理论研讨为引领,营造“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氛围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有目标、有计划进行,坚持固定的教研时间,把“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特色创建纳入研究范畴。以校刊、校报、家长月刊等为平台,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宣传活动。以读一本教育理论图书为主题,引导家长关注有效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的问题。

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开展相关家庭教育理论研讨活动。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走进家庭一对一指导,走进社会一多多指导都会取得积极的指导效果。

(2)以问题研究为契机,提高“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成效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教育跟踪调查,提高“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有效性。每学期开展至少一次学校办学质量电话回访活动,探讨教育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以“家校共育课程化促进学生成长背后的故事”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活动。就家长、教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教师、家长、学生面对面”对话。

(3)以活动为载体,搭建“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平台

通过学校门户网站、教师博客、邮箱等媒介,为教师、学生、家长构建立体沟通模式,进一步拓宽交流空间。学校搭建各种平台,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联欢会、亲子活动、论文评比、家教经验交流等活动,拓宽家校联系的面,加深家校联系的点,创新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特色。开展家庭、学校、学生三方学习成长目标制定与实施计划,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在家长中开展“我与孩子共成长”亲子教育日记撰写活动。以“美丽的学校我的家”等为主题,开展教育走进家庭、家长走进学校相关活动,构建“家校共育、共建、共识”平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征集、交流及研讨活动。

(4)以教材为媒介,展望“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硕果

学校可以组织编写健康成长家长读本,针对不同地域的生源特点更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为家长量身定做教材,更具有针对性的编写,更会去的积极的效果,只要我们用心做,家庭教育丰硕的果实已经在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里开花、结果了。

只有家庭教育赋予文化的内涵,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休闲方式,才会发挥家庭教育正面的功能,传递教育的正能量,践行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让每个孩子在慢慢的温情与爱中健康成长,幸福成才。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陈鹤琴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

2、《发现母亲》,王东华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