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浅谈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韧

陈韧(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时代的现代化办公模式给传统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同时人们对医院越来越高的管理服务要求也为新时期医院的医务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医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能够提高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方便患者的就医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和促进医院快速、稳定、良性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发展。本文就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108-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时代的现代化办公模式给传统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同时人们对医院越来越高的管理服务要求也为新时期医院的医务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传统的医院经营模式中,由于大多是采用的纯人工或者半自动化的办公模式,使得患者在就医时出现挂号难、记费难、看病难、统计难等现象。而医院医务人员也常常出现由于病人的帐目繁杂而导致的记帐漏错、查帐困难、划价错误等问题,同时也很难对药房和病区药品浪费严重等现象进行追踪和处罚。这些都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医院的经营发展。因此,提高医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能够提高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方便患者的就医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和促进医院快速、稳定、良性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发展。本文就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一、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内涵

1、医务管理系统的含义

医务管理系统主要是医院信息系统,简称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它是指医院通过利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医院内医务管理工作的网络体系,从而使医院的收费更加清晰、准确;患者及其家属能更加明确的了解自身的医疗费用情况;缩短患者的看病时间;为相关联的科室部门提供系统、详细的病人诊疗信息;强化了医务人员对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提取、处理、存储和交换能力。同时,医务管理系统还为医院工作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依据,医院的领导层可以根据系统对医院内、外部的数据收集、统计和处理,分析和提取出有效的管理信息,并根据这些数据对未来工作进行分析和预测,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方案。

医务管理系统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即门诊收费、药房管理、病房管理、住院收费、手术室管理、药库管理、经济核算、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医技管理、院长查询和系统管理等。

2、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

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目的是实现医院医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具体表现在诊疗系统的网络化、患者病历的电子化、医生办公的自动化和病房情况统计的信息化。实现医院内部各科室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实现医院医务管理服务的无纸和数据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

3、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特点

医务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服务技术。将医院内各部门科室之间进行数据的联网建设,形成了自动化的医疗信息网络。

2)使用安装方便、简单,对数据的集成度高。系统的安装简单,可以适应多种客户端和硬件条件,操作使用简单、易学,对信息数据的整理、集成化程度较高,便于医务人员的上手。

3)数据库的设计较为先进,其维护和更新简单、明了。在对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上从分的采用了多种方式(如病人挂号、医生上下班登记、主管监控等)来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同时,其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操作简单、明了、易上手,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

4)系统的功能分布较为实用,可扩充性较强。能够充分的满足医院实际的各项医疗工作的需求,并且方便对系统进行功能的升级和扩充。

5)系统权限的划分明确,安全性能高。在设计中,对医务管理系统的各个用户实行权限的分级设置,系统会即时的对医生的操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设计前期的费用较低,见效快且对网络、数据库和服务器的维护费用低。

二、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对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组成与结构分析

医务管理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门诊管理、药房管理、病区管理和出入院管理等,它主要是对医院整体及其内部各科室部门的资金、人员、物质的情况进行综合的汇总和管理,并对医疗活动的各阶段中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传输、提取、汇总、处理、加工和存储,从而实现医院整体运行的自动化、信息化、全面化和现代化。其系统的结构分布图如下:

2、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

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模块主要包括输出模块、输入模块和模块的处理过程。

1)输出模块的设计。医务管理系统的输出介质主要有磁盘、纸张、CT胶片等,输出设备主要包括打印机、显示器和绘图机等,其输出的方式主要是各类的报表和表单。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输出模块时,要对系统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格式的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保证它的明了、清晰。

2)输入模块的设计。医务管理系统的输入设备主要包括鼠标、键盘、扫描仪等。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输入模块时,要充分考虑到医院的“三长两短”现象,尽量减少医务人员需要输入的数据量,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和速度。例如,在输入含有代码的信息时,可以只输入代码或者其中的关键词,在系统进行自动搜索后找出所有与输入信息相匹配的信息结果;设置全部输入项及其按钮的快捷方式等。

3)模块的处理过程设计。对系统模块处理过程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对医务管理系统的处理模式的合理科学选择。在设计选择处理方式时,要根据医务管理系统的目标、任务和环境条件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切实地选择。其设计的过程要以模块的结构划分和设计为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并对每项模块程序处理的过程进行详细、明确、细致的设计。

3、系统数据库的开发设计

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要对数据字典中的数据流、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存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合,在抽取数据时要以数据流程图为参照,来确定试题、实体及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医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关系模式。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实体-联系(即E-R)图进行信息数据的结构分析,实体-联系图主要由联系、属性和实体三大部分组成。

1)对于属性及联系的描述可以具体表现为:①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开列的多项医嘱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的联系;②一个药房可以同时为多个病区提供药品,同时一个病区又可以向多种药房进行取药,因此它们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③一个病区可以同时有多个护士,它们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④一个病区内需要有多张病床,因此床位与病区之间是属于拥有关系;⑤多个医生可以同时为一个病区服务,它们之间是多对一的联系;⑥一个床位只能由一个病人,一次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⑦一个护士可以为多个病人护理,他们之间是护理关系;⑧一个医生可以为多个病人进行诊疗,所以医生与病人之间是治疗关系。

2)医务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实体有12个,即:医生、病人、项目、费用明细、医嘱、护士、病区、床位、药品、药房和药库。

三、新时期医务管理系统的实现

在网络信息高度普及的新时期,医院要实现医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落实,需要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对策。

1、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各项医务工作的管理。医务管理系统包括许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有着不同的管理要求、目标和标准。因此,医院应建立和健全内部不同科室部门的各项医务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工作的管理力度和范围,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的应用操作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水平。使医院在运行医务管理系统时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充分发挥医务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2、医院要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要完善医务管理系统,需要从患者的挂号就诊开始到医生的诊疗、开方、病人的出入院、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和库房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对其信息管理没有涉及到的方面要及时进行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和修补。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医院自主的医疗服务网站。例如,对所有的信息终端实行网络化管理系统,将病人挂号、医生诊疗、病例书写、出入院以及费用情况等全部通过网络输入医院的整体数据库中;运用网络为病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医疗服务;根据实际情况采购满足医疗需求的新型医疗仪器,以提高医疗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此外,还应实行医院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完善医务管理系统,真正做到医院医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和合理化,真正做到从医院上级领导到科室普通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管理的通畅、快捷。

3、医院要大力加强对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医务管理系统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泛、信息数据庞大和处理内容复杂的管理系统,其软件的开发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目前计算机界较为流行的开发编程软件(如VB、Access、C++、Borland等),都是医务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的重要技术。因此,医院要想建设医务管理系统,就要加大对其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结合当前社会中先进的、前沿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不断的更新、升级和开发医务管理系统,从而使医务管理系统能够在医院整体的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医院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工作。医务管理系统是以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因此需要医生和护士懂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操作程序,同时它的系统更新、升级以及维护也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医院要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的为他们进行医务管理系统相关知识和操作程序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医务管理系统的认识和操作应用水平。同时,还可以吸收和引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务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结语:总之,在当前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新时期,医院要大力建设和完善自身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从而促进和推动医院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鸥.医院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新发展[J].知识经济,2010(04).

[2]吕青松.医院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1).

[3]曾文庆,周礼婷.东南亚医院管理发展趋势[J].中国医院院长,2011(01).

[4]王明,左文艳,宋顺林.医保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06).

[5]王芸.基于MDA医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网络财富,2010(22).

[6]翁卫群.重视以人为本协调医院整体发展——台湾医院管理考察报告[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02).

[7]吴桂玲.基于C/S模式的医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东盟博览,2011(06).

[8]姜洋.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解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

[9]赵宁志,高茗,茅建华,张玉琴,王敏产.激励机制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