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集体之势,因势利导求个体之势,顺势立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造集体之势,因势利导求个体之势,顺势立己

熊富娥

——有感于《孙子兵法》之于教育的启迪

熊富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215100

人类心理学告诉我们,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处在一个生理上急剧发展而心理上极不稳定的时期,“虽然意志活动、自我意识等主观的东西整体上正由盲目性、幼稚走向自觉性和成熟,但实际上这种“成熟”只是模仿成人表面的东西,对内在的思想品质还不了解”[1],情绪还极不稳定,尤其是青春期初期,“当生活中出现不良的刺激如较大的压力或挫折时,个体就会产生沮丧、不满的情绪,对自己产生怀疑,难以接纳自己”[2]。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还没有真正构建好,所以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又在现如今的教育制度下,孩子们疲于应付沉重的学习负担,课程的单一、题海战术、分数至高论等因素导致他们厌学、自卑、抑郁又桀骜不驯,心理危机重重,引人深思。这个关键时期急需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给予孩子们“精神上的滋养”,急需要教师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运用智慧的方法巧妙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孙子兵法》就是这样一本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智慧之书。

我尤为欣赏《兵势篇》的名句“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够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吴如嵩将军在《孙子兵法新说》里论述:“所谓“得‘势’则怯者勇,失‘势’则勇者怯,有了‘势’,就可以转化强弱,有了‘势’,就可以获得主动权,有了‘势’,就可以把可能的胜利转变为现实的胜利。”[3]以上的话运用到班级管理上来,是启发教师要善于营造班级各方面好的“势头”,抓住正能量的东西积极“造势”,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给不同特点的学生搭建自我发展的舞台,充分张扬个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运用到学生自己的身上,就可以理解为重新审视与认识自我,追求自己优点的最大化,而不是抓住自己的弱点不放。充分发挥长处的作用,让它们营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势头来,就一定能够在各个方面有所突破。

现在我班上就有一个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公认为是“最令人厌的人”,不仅因为成绩特别差,日常行为还很怪异,又长得肥胖过度,浑身散发一股汗臭味,谁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最不能被容忍的是一直不能自已地要插嘴,所以这个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内心的苦闷与自卑可想而知。可是慢慢观察下来,我发现这个孩子脑袋特别的大,脑容量的确异于常人,他看过的人名、地名、名著细节等都能够过目不忘,上语文、历史课的插嘴几乎都是正确的。天天胳膊下夹着本名著进进出出,写日记虽然只有三言两语,语病、错别字也特别多,但是内容却都是史书类和世界名著,如《史记》、《上下五千年》、《红与黑》等。于是我决定“不责于人”,而是对他“求之于势”,开始了针对他的个性特征进行一系列的“造势”计划,目的就是非要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不可。我课堂上,只要他插对嘴的地方,我就充满感情地告诉大家他的回答是多么难能可贵,并带动全班同学当堂为他的知识面而鼓掌;课前演讲,我特意安排第一次的主题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轮到他演讲时,他很是哀伤地请求不要让他讲,我很纳闷,他说小学他一直是无需去演讲的那个人,因为稿子写得不好更讲得不好。现在他也没有自信。我认真地告诉他:“咱班课外书的阅读量你是第一的,这正是你的长处,你为什么要放弃?如果你真想要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就得通过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你可以认认真真地写一篇,那么朗读起来就没有压力了。老师绝对相信你!”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整个人像是瞬间被鼓足了风的帆,落地有声地说:“好,我去演讲!”看着他欢快地蹦蹦跳跳出去的背影,我内心蓦地想起了孙子的那句话“故善战者,能择人而任势”,但愿我就是那个“善战者”,可以帮助到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势”之所在。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用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完成了任务,博得了全场喝彩声,这就是他的“势”之所在啊,当然可以做得很出色,如果他在这方面的自我得到觉醒了的话。我开始能够感觉到同学们对他的态度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接下来班级里举行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课外阅读登记、班级交流日记等活动他都能够以自信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而且每次都有惊人之举,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自此,他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萌芽了,他在日记本里写到:“那一次的经历鼓励了我,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有自己的优势,并不是一个‘废人’!”慢慢地,我开始对他提高更多的要求,比如作业的完成,比如考试的进步,在他找到了自己的“势”之后就变得对学习有一些兴趣了,开始相信自己也是个“聪明的人”,“有用的人”,而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被遗忘的人。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正是因为我考虑到了这个学生“利”与“害”的两面,扬其长避其短,所以“冥顽”之徒终于走上正途,这不正应了《孙子兵法》里的那句话吗?——“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是“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情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像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我将这块静止的圆石推到了适合他的位置上,又适时地营造了班级里的良“势”——让他在各项活动中滚动起来,终于爆发了他的势能——展现了他的独特性,认识了自我,建立起自信来。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楣上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吧!”的确,了解自己,战胜自我,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难题,试问有几个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所在?有几个人能够有效地争取到学习的主动权?又有几个人懂得科学地“扬长避短”,努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势”,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当代学生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却越来越缺乏意志力、内驱力,这是一个与自己作斗争的漫长过程,很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师生双方都可以借力《孙子兵法》中相关的智慧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势”,扬长避短,战胜自己的弱点,才能势如破竹。除“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之外,纵观《孙子兵法》全篇,还有很多与之类似的精要之语,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计篇》“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和《谋攻篇》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都在告诉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优劣进行周密的分析了解,才能扬长避短,取得胜利;又如《兵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意思是“湍急的流水十多亿能够漂动大石,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以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也是在谈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的重要性;再如《军形篇》的“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坚持致胜的法制,所以能够主宰胜败”,启示我们一个人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必须将自己的优势扩展到极致,完善自我,并坚信自己,锲而不舍,就一定可以达成目标。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死守着一种教育方法而裹步不前,面对信息时代的新生代,他们视野开阔,信息更新快,追求独立、新鲜、自由,自主意识极强,喜欢标新立异,或许我们拥有十八般武艺和三十六计都不够用,《孙子兵法》是一本智慧之书,哲理浩如烟海,只要借力于此,那么我们的教育方法恰如“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虚实篇》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善于作战的人是主动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用到教育手段上来,是启发我们要英明主动地了解学生,在他出现问题之前你已经做好了调理他、疏导他的准备,而不是被动地去“堵”已经出现的坏状况;如果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情况上来,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主动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够在机会面前占有主动性,把胜利的命运牢牢地掌握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1]杨心德等《关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

[2]黄煜峰雷震《初中生心理学》。

[3]吴如嵩《孙子兵法新说》:“势”篇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