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介入术中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护理干预对介入术中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涛

陈涛

江苏盛泽医院放射科215228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介入术中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120例肝癌患者,其收治时间为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基于奇偶法的形式予以组别的划分,主要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划分的例数为60例。对照组是在导管室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条件下,增加心理护理工作和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术中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各个症状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通过比对分析,能发现差异化的存在,为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通过比对分析,能发现差异化的存在,为P<0.05。结论:在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获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增强。

【关键词】护理干预;介入术;肝癌患者;临床疗效

肝癌为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够明显,对处于晚期,但该时期不具备手术治疗机会[1]。当前,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将其作为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多个症状[2]。介入式治疗为一种创伤性手段,容易损害患者的身体,也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不利于手术工作的顺利执行和发展。为了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护好手术的安全性。将我院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术中肝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120例肝癌患者,基于奇偶法的形式予以组别的划分,主要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划分的例数为6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晚期肝癌、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动脉栓塞;脑卒中;感染者等。

对照组:男性为30例,女性为30例,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56.232.12)岁。观察组:男性为33例,女性为27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6.222.11)岁。

1.2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该工作主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在手术期间加强和医生的相互配合,执行造影剂过敏试验、化疗药物观察等工作,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执行无菌化操作时,予以全面化的心电监护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全面观察[3]。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手术前期,将患者接到导管室内后,并在期间护理人员给予安抚,将导管室的环境、应用的设备等详细介绍给患者,保证患者能了解周围情况,掌握手术情况,缓解紧张情绪,能积极和医生配合,促使治疗的完成[4]。②保温护理。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的1个小时之前,利用热电阻电热毯,保证手术台温度的提高。在手术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手术外部位置的保暖。手术执行过程中,也要对输液速度有效控制,利用加温器,将液体的温度控制在33~36摄氏度之间,以免因为温度较高破坏液体成分[5]。

1.3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的耐受度,在手术中使用监护系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是否存在胸闷、躁动、不适等症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价。整个评价划分为四个等级,1级为耐受,是患者穿刺工作顺利完成,患者未表现出不适。2级为一般,是患者穿刺完成,但住宿疼痛,还能认识。3级是患者难以忍受,勉强能完成手术。4级是患者无法忍受疼痛,穿刺手术失败。在对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调查分析,对手术一天前或者是手术中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有效评价。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研究,其中,无痛为0分,10分为剧痛。在实际工作中,轻度疼痛评分为2~4分,中度疼痛为5~7分,重度疼痛是8~10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的判定是患者的不良体质症状都基本消失,经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有效的判定标准则为患者的不良体质症状得到改善,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无效则是患者的不良体质症状还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不断恶化,无法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1.4统计学分析

在120例肝癌患者研究与分析中,其中的患者的手术中的应激情况对比用()的形式表示t检验;其中的患者手术中的耐受性和疼痛度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2检验。判定两组数值符合P<0.05的统计学意义,以得到全面验证。所有的数据信息比较均采取SPSS19.0版本软件来给予处理。

2结果

2.1组间患者在手术中的应激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心率、收缩压方面的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的差异化非常显著,表现为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为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方法,经过局部灌注化疗药物的方式,抑制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避免缺血和缺氧情况的产生,增加肿瘤细胞的破坏。该方法带来的创伤小,恢复速度快,不仅发挥的效果显著,操作期间也更为简单。患者通过治疗,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得到缓解,也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期[6]。肝癌疾病关系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介入治疗,患者的自身行为、精神心理因素等都将给治疗效果带来影响。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下,护理工作模式还无法满足人们身心的增长需求,所以,加强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调整,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保证患者情绪的积极性,减轻麻醉,以免给手术患者带来很多不利因素。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下,增加心理护理和保温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心理护理工作是通过语言安慰、非语言沟通方式,避免患者在手术中带来应激反应。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自尊心也得到增强,以免心血管生理指标存在很大波动[7]。

在本文中,经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方面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的差异化非常显著,表现为明显统

下转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