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问题分析

孙启银

孙启银(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255100)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037-0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各种传染病已经超越了国界。因此,公共卫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在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问题上,很多国家建立了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病毒性肺炎、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和妇幼卫生工作,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本文探讨的主要是传染病防治领域的问题。

一、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通过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公共卫生事业费约占总卫生事业费的12%。而多数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事业费占总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已达50%左右。同时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

1、缺少权威机构

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以及历史的原因,导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医疗体系没有联系在一起,而是相互分离的,造成了上下信息沟通不畅;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想“重医疗,轻预防”的惯性思维影响,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疾病防控中心成立时间比较短,与地方的接轨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实现正常的沟通。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及时收到有关疫情信息,无法快速提供政府决策依据;国家检测体系缺乏统一的体系,管理的多头花,数据的不完备性,导致国家很难根据这些数据对地方疾病防控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及进行管理。

2、高素质反应队伍的缺乏

受到传统思维和市场价值导向的作用,以及各种其他原因的影响,有着丰富的疾控经验人才队伍出现严重的流失,目前我国在疾控方面的人才配备显然不合理,无论是在年龄结构还是在专业结构来看,这种结构显然不能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一支公共卫生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现场实践经验丰富的应急反应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3、法律支持与保障机制不完善

无论是什么体制都需要相关法律及保障机制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事例来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失,非典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流行病,它在考验着我国疾病控制体系的运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个人、家庭、单位、部门和地方的利益,需要从国家、民族、大众的整体利益出发,这就寻求法律支持与机制保障。我国在对待疾病控制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就是已经制定的法律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实施,同时,有关的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法律的执行和监督还需进一步落实。

二、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的对策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

疾病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国家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目前我国在改善现有的疾病监控设施与手段、开展疾病科学研究、完善监测的预警机制等方面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力度,尤其是在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工作方面更需要做足文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伤害的防治。在农村等偏远的地方,还要注意密切关注加强饮水卫生处理和粪便管理,搞好饮食卫生和除四害工作。主要是加强水源保护,维持饮用水中高游离性余氯水平(0.4-0.5mg/l),防止排泄物污染水源和食物,鼓励肥皂洗手,动物尸体及时掩埋或焚烧。健全除四害工作机制,使除四害工作常态化,不断降低四害密度,减少虫媒传播病。开展和加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的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远离病人或可能染疫动物。全市各地去要充分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信息,通过浏览报告卡片,主动搜索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暴发,特别是出现时间、空间等病例聚集,要实时做出预警,以便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2、加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建设

对于疾控中心的信息来源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问题,一定要做到准确、及时,这就需要我们要重点解决信息来源的整合问题,建立国家公共卫生信息大平台,以及相应的信息发布、报告和反馈制度,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和透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疾控中心的权威性。

3、政府部门的介入

政府部门一定要把公共卫生安全和疾病控制作为政府一向重要的事项来抓,这就需要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与科技、教育事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纳入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协调社会事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再就是在卫生行业内部,要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把政府卫生工作的职能和重点转到公共卫生服务,把基层卫生服务分解为基本临床服务和综合、专科临床服务,让后者进入市场运作,政府重点保证大众健康与基本临床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和疾病控制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建成监控体系。

4、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的建立

服务体系及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遵循很多管理机构的模式,明确划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同级疾病控制中心的职能划分,划分各自的职能,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规划、准入、监督与评估职能,加强疾病控制机构的技术管理、指导、培训和服务功能,可以实施条形及块型管理模式,使疾病控制体系完善,建立相应的公共卫生反应队伍。

农村是传染病的重灾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由于卫生习惯和医疗条件等原因,农村传染病发病人数占全国发病人数的70%以上。这也给国家卫生防疫工作敲响了警钟,卫生防疫工作不仅要关注市区,更要做好农村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农村传染病的危害。

中老年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由于中老年人一般体质已经开始下滑,身体抵抗力差,较为容易感染传染病,具大型报道,一般在传染病发中,中老年传染病患者占到了全市的40%以上。这也给全国卫生防疫工作指明了工作的中心,下一步的工作要将中老年人的传染病预防作为重心之一。

当发生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受灾地区的生活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灾民安置点人口密集,往往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大量孳生,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受灾地区可能会发生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因此,在自然灾害期间及灾后首要任务是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预防控制卫生知识宣传:通过印制宣传册、宣传海报、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向群众宣传,提高群众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自我防治能力。灾区要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灾区垃圾及淤泥,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清除四害孳生环境,预防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方雯曼,许人光.建立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05).

[2]谭晓东.彭曌.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科概念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5(1).

[4]谭晓东.彭曌.公共卫生学科内涵、现状与展望[J]-广西预防医学2005(1).

[5]徐菊琴.预防性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的信息化管理[J].浙江预防医学,2010,(02).

[6]葛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中的消毒工作[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年04期.

[7]王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与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