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王珏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工业部门之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导致生产率、成本、质量、建设周期以及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类伤害与损失,就成为我们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深入分析研究了进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最后并提出了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1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研究

1.1施工现场的特点

(1)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2)建筑投资主体的成分日趋多元化。投资主体由原国有、集体经济成分为主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一些投资主体行为不规范,投资的项目刻意逃避政府监管。(3)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专业化,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工程建设分工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与当前生产状况不相适应。

1.2企业管理不到位

针对建筑的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但有些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流于形式,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对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分析研究

2.1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系统管理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工程的新内容,吸收传统管理的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实行教育的、法制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安全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调节人与其所处环境中相应的物质条件(设备、工具、产品、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安全、高效,以实现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正常运转,从而保护劳动者及公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安全系统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不但具有系统的共同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而且有其特殊性或个性,比如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

2.2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在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主动、超前,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2.3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多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或者在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要求人们不仅是要重视已有已知的危险,而且更要主动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对症下药,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事故风险分析的同时,要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预案。这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研究

3.1安全管理软件建设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各职能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各部门都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使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才能保证安全管理更顺畅,更有力度。安全规程、制度和纪律是过去人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就应该在认真学习、参照安全规程和制度的基础上,编制一系列诸如生产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验收制度、奖罚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等安全规程,并将其汇编成手册。通过安全管理资料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安全施工,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积极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2安全教育的进行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增强人们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并顺利实现安全工作总体目标的前提保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影响着项目的整体安全工作。因此,除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的学习、培训、考核外,项目部经理还应围绕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经常办一些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讨论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加安全工作座谈,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技能水平,保证安全工作在各领域的积极开展。作业工人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全工作的实效。通常建筑一线的作业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差,因而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3.3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比较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为了能更及时、更充分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了解和改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应在施工难度高、危险性大的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监控系统。通过使用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不留死角地记录监控区域的生产活动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安全重点和难点部位,随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分析查找(未遂)事故原因,弥补管理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安全管理手段,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项目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建筑工程也就难以顺利进行。要想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收益,首先做好内部管理,并协调好各个管理部分的职能,做好相关安全问题的项目管理措施。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朝着项目管理社会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新的技术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彦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建筑安全,2010(2).

[2]张立平.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