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课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小学数学计算课之我见

曹丽丽

曹丽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二小学341400

数学教师怕讲计算课,因为它很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不活跃。可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计算非常重要,学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既然计算这么重要,难道计算真的没啥讲吗?不,应该是难讲。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仅靠单纯的技能训练是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的,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更会让学生感到计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计算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教师既要重视以计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性目标。从《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来看,计算教学不再是对学生单纯的技能训练了,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计算教学与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是我们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何上好计算课呢?

一、服务生活,以趣导入

让学生体会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计算题中引入了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而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经过正确的计算。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计算的内在渴求,达到“以用引算、以算致用”的目的。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先出示了学生到公园门口买票的情景,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计算。并以此来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样,在课堂临近结束让学生谈学习感受时,有的学生就会说到我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计算教学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计算的意义与价值,课堂教学也才有活力,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

二、算法多样,不拘一格

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多样化的算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在操作、发现与思考中,学会了有序而全面的思考,同时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会积极寻求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策略。这样就会在学生中形成积极思考、大胆求异的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如何鼓励算法多样化呢?如在上面教学的小组内交流中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先说出一种计算方法,再交流其他算法,越多越好。教师要注意把握小组交流的时间。全班交流过程中:首先,尊重学生的想法。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但要注意不要让算法多样化变成了形式化。不要只求量上的多,不要为少了某种方法就千方百计牵引。如果那样有的学生就会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三、优化算法,但不强加

学生们的各种算法有的简约,有的冗繁;有的算法与后继学习关系明显,有的算法对后继学习影响不大,因此有必要进行算法优化,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选用比较简约的,与后继学习关系密切的算法。优化算法不是把一种标准的算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各种算法后,在各种算法碰撞与比较中,产生质疑、判断、分析、综合、概括,从而主动建构的一种最佳计算方法。如上面的例子中,学生在进行小组交流之前教师就要对小组交流做出要求:边交流边比较谁的计算方法最好,为什么?选出小组成员认为最好的计算方法。全班交流时也让学生带着同样的问题进行交流。交流完成后小结: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时考虑到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对纷繁的多样的算法,要掌握这些算法并熟练运用和形成技能,可能会有困难,搞不好他们连一种算法也学不好。这部分学生老师要多“扶”一点,帮他们选择一种适合他们并和后继学习有关的算法,便于他们理解和运用,并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四、分层练习,形式多样

练习是计算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对计算技能和算理的形成与消化、理解与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检验,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感悟、优化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注意“以趣引导”,使学生有“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乐学”。

1.练习形式注重多样性,激发参与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2.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一般计算教学的练习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练习,内容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要求人人都要做、都会做的。第二层次是应用练习或是提高练习,指变式题或带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一层次的练习题,学困生可以选择做,有的计算题对学困生只要求用一般方法计算就行了。优等生必须做,而且对优等生则要求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并找出最佳算法,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分层要求,从而达到既让学困生吃得好,也能让优等生吃得饱的原则。第三层次的是开放性的练习,这一层次的练习可以是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稍微有难度的思考题,或者是与生活有关的一些知识性的题目或者是教育性的题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进一步让他们体会数学的用处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总之,新课标下要上好小学计算课,既要我们发扬课改时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要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更要我们注意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扎实有效的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