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与对策

周楠

(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404)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6月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风险发生率。结果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显示,骨科护理中发生的风险主要包括压疮、跌倒、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引起这些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护理、患者及环境等因素。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2%,投诉率为11%,风险发生率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9%,投诉率为1%,风险发生率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后,风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结论骨科临床护理中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骨科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6年9月进行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6月进行针对性护理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39.4±1.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1.7±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排除合并心脏病等严重基础疾病、合并有精神或认知疾病、依从性差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首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总结,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表明,骨科护理中发生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压疮、跌倒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本文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9%,护理投诉率为1%,风险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2%,护理投诉率为11%,风险发生率为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3.1、骨科护理的风险因素

(1)质量监控管理因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

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是造成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约束力不强、质量监控措施不力。护理人员编备不足、医护比例失调等,将会出现护理的不安全结果。

(2)健康教育不到位。健康教育工作是骨科护理中的重点。健康教育内容广泛,如疾病知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用药、治疗、检查、手术的注意事项、出院健康指导等。

(3)患者方面。患者不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如体位、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拒绝生命体征的监测,擅自外出等造成不良后果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患者对医疗制度、必要检查和办事程序不理解,也是产生纠纷的发生的重要原因。

(4)病房方面。病房方面的原因包括:①地面过滑导致患者跌倒;未及时配置床栏,导致患者坠床。②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简、氧气管道、患者偷用电炉等,造成管道泄漏或火灾等潜在的安全问题。

3.2、针对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是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科室内部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于低年资护士,为了使其尽快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护理工作,可采取带教的方式,通过高年资护士带动低年资护士共同工作,促使其尽快得到成长,并通过实践对护理人员的技能进行锻炼。另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要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使她们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护理工作中服务态度较好的护理人员树立为学习榜样,让其分享工作中的心得、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等,从而提高其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消除护患之间的隔阂,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

(2)健全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情况的监督,将其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从而促使护理人员增强护理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加强骨科护理管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以便早期发现护理风险,能够及时处理。

(3)加强业务学习。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会,要求护士每人订阅护理刊物。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严格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定期或不定期在病区进行三基训练与考试。

(4)患者和病房方面

①向患者说明遵医行为的重要性,疾病的康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②正确采用保护性措施:拐杖的使用一定要根据病情遵医嘱发放,并告知使用方法。向患者及陪护交待使用护栏的必要性.特别是对躁动、昏迷、麻醉未醒者,防坠床。推车、轮椅的应用:骨科患者经常要进行x线片等检查。又不能起床,所以经常要使用推车;部分患者不能行走但能坐起,想到室外活动,上下坡时速度要慢,必要时使用安全带,妥善安置各种导管,避免脱落、受压或液体逆流。③特殊治疗的护理:骨科常见的特殊治疗有牵引、石膏固定,必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有效牵引;受压部位的按摩;观察肢端血运及感觉,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形成。④危险品的管理:氧气的“四防”标牌挂放醒目,随时提醒患者及探陪人员不得在病室内吸烟、点火、使用电炉等。

参考文献:

[1]张兵.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