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进展

唐梅珍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儿科541500

【摘要】伴随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方法日益完善,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再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近几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得到显著发展,运用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和疾病预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护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早期新生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胎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经呼吸道吸入羊水、胎粪等异物,或是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道吸入乳汁造成的肺部炎症反应[1]。其发病与产科因素联系紧密,多合并窒息病史、脏器功能不全等。发现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要及时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缓解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随着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的发展,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取得显著进展,现将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常发生于围生期胎儿窘迫或发生过窒息的新生儿,此类患儿分娩产程较长,血液循环易受到胎盘或脐带的影响,造成胎儿宫内缺氧,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呈喘息状,发生羊水或胎粪吸入[2]。仅小部分患儿由于喂养不当造成奶水吸入,导致吸入性肺炎。剖宫产的新生儿口腔没有经过产道挤压,呼吸道羊水含量较多,如果呼吸道清理不彻底,就会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吸入物可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肺泡扩张或萎缩,因刺激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化学性炎症。由于新生儿胸廓软弱,肋间肌薄弱,支气管平滑肌薄而少,肺泡上皮细胞发育不完善,再加上大脑皮层及延髓呼吸中枢发育不健全,因此呼吸运动较浅,存在喘憋症状,还存在明显的呼吸节奏变化。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病时间早、变化快,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属于非特异性,肺部体征不明显,以无故性哭闹、呛奶、纳差、唇绀等为主,并发展为气促、呻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3]。

2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2.1加强监测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监测包括一般监测、呼吸监测和并发症的监测。加强对新生儿体温、心率、血压、尿量、皮肤的硬度、黄疸等情况的监测,观察患儿呕吐物及大便性状、数量,是否存在抽搐、腹胀等症状,每日记录患儿出入量、热量及体重增长等一般情况的监测[4]。在呼吸方面,观察患儿呼吸困难的程度,重点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口周、指趾发绀程度,是否存在点头呼吸、鼻翼扇动及三凹征[5]。

2.2常规护理每日定时给患儿洗澡,做好皮肤、脐部、口腔的护理工作,加强臀部皮肤的护理,及时更换尿布、床单,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整洁的环境。合理调整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0~24℃最佳,湿度保持55%~65%,避免空气干燥引起患儿分泌物难以排出[6]。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应加强对患儿的体温护理,将低温或体重不足患儿放入新生儿保温箱,或采用毛巾包裹保温热水袋,防止烫伤。采用保温箱保暖要定时观察患儿皮肤温度,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2.3洗胃护理吸入性肺炎患儿呕吐频繁,一般采用留置胃管,利用患儿的吸吮力和吞咽功能将胃管缓慢吞咽至胃内,洗胃时抽吸压力小,减轻对胃粘膜的损伤,洗胃液的选用要严格遵医嘱[7]。对胃肠道喂养不能达到生理需求的患儿,采取静脉补液的方式给予营养,保证患儿对水分、营养的需求量。

2.4呼吸道护理吸入性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症状,口腔、鼻腔、咽部的分泌物较多,受到咳嗽的影响,不能正常排痰,因此要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采用痰球或大注射器连接导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造成损伤。及时改变患儿卧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时翻身吸痰,1次/h,吸痰前轻拍患儿背部,加速分泌物的吸出[8]。如果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痰液黏稠难以吸出,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通过细小的雾滴进入气道,达到消炎、化痰的功效,雾化吸入每次15~20min,每隔4~6h1次[9]。

2.5氧疗护理患儿出现唇周发绀、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供氧,纠正缺氧状态。选择合适的供氧方式,提高患儿动脉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量,改善换气功能。采用漏斗法供氧[10],漏斗的边缘与患儿口鼻保持1cm的距离,距离过近会干扰气体交换,加重呼吸困难,距离过远影响给氧效果,给氧1~2L/min。待患儿平静后采用鼻导管吸入法,将导管插入鼻前庭或鼻咽部,根据患儿缺氧程度行合适的氧流量。足月儿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30%~40%;早产儿氧流量0.3~0.5L/min,氧浓度25%~30%。氧疗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患儿缺氧改善情况,导管是否畅通,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50~70mmHg最佳,经皮氧饱和度检测在90%~95%最佳,缺氧改善后停止用氧,防止因氧中毒造成的眼睛、肺部等其他器官损伤[11]。

2.6喂养护理给予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分,保证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排空时间长,喂养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喂的不能太饱,防止影响膈肌运动,减少呕吐等不良症状。喂奶、喂水时要有耐心,喂奶后抱起患儿给予拍背,将咽下的气体排出,防止出现呕吐、溢奶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频繁呕吐,则需要停止喂食,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足量营养。重症或缺乏吸吮能力的低体重患儿,采用鼻饲法或静脉补液进行营养补充[12]。静脉补液量要根据患儿的发育情况、体重及肺炎轻重合理确定。合理控制葡萄糖的输液量,一般总量控制在30~50ml/kg,按照4:1比例将葡萄糖与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速度4~6ml/kg•h,动态监测滴注速度并及时调整,严格记录输液出入量[13]。

2.7并发症的预防严密监控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死亡率。如果出现双吸气或抽泣样呼吸,则表明存在呼吸衰竭的危险,及时实施血气分析,准备建立人工呼吸;患儿出现尿少、尿闭,加强预防窒息后肾功能衰竭;出现神志反应异常、肌肉张力增高或降低、抽搐等症状,应预防颅内出血或HIE;出现青紫、烦躁、心率加快等症状,要判断是否为心力衰竭;出现频繁呕吐胆汁,则判断是否为消化道畸形;进奶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口吐泡沫等,要及时判断是否为食道闭锁或食道支气管瘘[14~15]。及时观察患儿病情发展,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告知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3讨论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具有病情急、变化快、阻梗多、喘憋重等特点,患儿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失常、电解质紊乱的机率大,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在接受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雾化护理、喂养护理、呼吸道护理、病情监测等,通过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促进呼吸恢复正常,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需要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出现的一些意外,例如痰液阻塞、误吸返流的奶汁等,并预防心力衰竭、呼吸暂停等并发症。总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对患儿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燕.药物联合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特别健康:下,2014,25(3):416.

[2]黄丽娇,刘丽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与产科处理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4,20(34):118-119.

[3]李培燕.78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诊疗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16(2):216-218.

[4]周广云,杨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8(4):468-469.

[5]赵静.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20(3):355-356.

[6]张湘黔,唐丽.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心得[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10):320-321.

[7]黄梅英,黄建贵.洗胃在预防羊水混浊新生儿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13):1796-1797.

[8]李静.俯卧位在护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4,16(8):117-119.

[9]罗厚江,王静,谢怀珍,等.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48-50.

[10]万斌.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01.

[11]王洁.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9):1512-1513.

[12]鲁侠.3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监测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17-118.

[13]王继书.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健康必读旬刊,2010,24(12):74.

[14]邹敏红.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及其他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简述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10,18(4):121-122.

[15]贺文琪.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