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陈碧川1冯建浩2

1杭州拱墅区农转居公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浙江振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而言,落实与贯彻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然而在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导致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建筑工程行业工业化多年的经验,对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建筑设计标准化的推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问题;对策

引言:

在进行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时,首先要找到当前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扫除障碍,解决工业化发展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为建筑工程行业树立统一而有效的设计标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深入发展。

一、当前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的标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建筑工业化的前提下,市场的集中程度是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衡量指标,代表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而言,其本身有着高度分散的行业发展现状,再加上近几年来,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全面的推动,主营建筑工程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得到了暴增,逐渐的暴露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之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业化设计的大背景之下,如果设计的标准存在着多元化,那么多种建筑参数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统一,各个企业之间的部件缺乏通用性,这也会导致最终建筑设计难以达到工业化要求的规模和效益。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目前缺乏真正能够引导行业顺利发展的企业,在企业的规模上来说,各个建筑企业规模大体相近,这也导致了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独立性,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加激烈,与工业化的发展期望严重不符[1]。

(二)设计标准化程度较低

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而言,工业化设计标准化的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建筑设计企业之间的设计标准存在着较强的差异性,难以形成完整而又统一的行业标准。另外,我国的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与法律法规对设计标准和装配形式进行规范,导致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设计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工程行业的预制构件和其他部件无法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天然优势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建筑工程行业的工业化成本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程度较低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生产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2]。

(三)设计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从2010年开始就大量的使用装配式建筑体系,而我国也对于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体系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针对于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而健全的标准化体系。对于建筑工程的模数设计而言,各个企业有着自己的设计标准;而在建筑构件上来说,这些材料的质量往往缺乏统一的规范约束,导致各个部件之间的设计标准不一,极容易出现施工安全不规范以及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针对这些问题颁布了相应的建筑工程标准化的相关规范与标准,然而由于我国的工程实例较少,大部分的构件应用仍处于理论研究的状态,这也导致产品部件与相应的施工技术缺乏标准化,无法作为指导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标准。设计标准体系的不够健全,也成为阻碍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的体系

对于建筑工业化中设计标准化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以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入手,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由于政府在其中没有发挥出更加有效的职能,最终才导致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想要解决当前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首先应该从健全和完善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体系入手,从建筑的模数、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完善工业化标准图集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设计标准体系完善。针对建筑的模数而言,重点在于对建筑模数的完善,找到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联,从而为设计的组合提供更加健全的标准与规范。我国也应该对于已经存在的建筑形式与模数标准进行全方位编制。相比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来说,工业化的建筑构件种类更多,样式更加齐全,配件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建筑工业化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入模数的应用环节,推动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的全面建立;而预制构件设计的标准化也是针对与工业化设计标准化的细节规定,包括门窗参数、阳台参数以及叠合楼板等多种参数的规定,进而确保建筑预制构件能够满足统一的要求;同时,也应该对于工业化标准的图集进行优化和完善,使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能够掌握设计重点,满足设计需求,使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能够得到更有效力的指导标准[3]。

(二)建立标准化的审查机制

完善的审查机制是全面推进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的有效方法,对于工业化建筑设计而言,应该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审查机制,从而使多种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进行。对于标准化的审查机制而言,应该能以建立严格的审查体系为核心进行构建,为建筑工业设计标准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审查基础。当前,标准化审查体系应该以建筑模数和设计标准为构建核心,对于当前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是否已经采用建筑模数的标准来进行空间构建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发现标准和设计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应该做不予通过处理。同时,在审查机制逐步完善的同时,应该根据审查的模式和审查的要求,建立标准化设计的审查单位。审查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着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审查的内容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一般情况下,审查单位的工作内容包括对于建筑施工设计进行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化的规范进行审查,也包括对于建筑设计企业进行的咨询和技术支持的工作内容。对于标准化审查机制的建立,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的设计工作开展有所依托,以目前审查的实际情况为基本要求,对于已经建立的标准化制度予以重要的执行保障。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已经借鉴了国外在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行了审查机制的建立,能够起到统一设计尺寸,完善设计标准化细节,提升设计与施工内在联系的根本作用[4]。

三、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而建筑工业化的建立,能够为建筑工程设计行业建立有效的建筑工程规范,提供统一的设计标准化流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之中还存在着设计的标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设计标准化程度较低、设计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的体系、建立标准化的审查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建筑工业化能够起到应用的作用。在未来,我国建筑工业化将借鉴更多西方国家成熟的发展经验,不断提升工业化建设的建设质量,为行业树立统一的设计标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玲玲,戴海香,吴文.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4).

[2]郑凯,赵秋菊.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2225.

[3]项林.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3):157-158,160.

[4]王成和.建筑业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