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模具零件测绘》课程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模具零件测绘》课程的探究

王新

王新(重庆科创职业学院402160)

摘要: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模具零件测绘课程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本文以企业模具生产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情景、研究方法,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模具零件测绘工作过程项目教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开设,《模具零件测绘》课程被确定为职业能力必修实践课程,为今后学习其它职业能力课程和从事实际的模具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传统教学中以教案为本,以教师的“教”为主,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考虑到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则被培养成只会理论不会实际工作的知识储备库和技能机器人,无法实现经验的自我获取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处理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思路

鉴于该课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多门职业能力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地位,为了实现培养模具设计及制造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如下:

本课程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经企业访谈,确定企业岗位的冲压、注塑产品设计、模具安装与调试、模具测量员需要本课程的支撑;以企业模具生产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为拆装模具实物,测量、绘制模具零件草图,绘制模具零件图,绘制模具装配图;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教学目标,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情景,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检索和收集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材料,从而分析《模具零件测绘》课程有关资料用于适合高职的课程建设。

2.研讨法

通过社会调研和专家研讨,分析出不同职业岗位对模具零件测绘课程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项目法

源于企业的真实模具产品作为案例,设计学习情景,确定教学项目,学习任务,实行项目教学。

4.任务驱动法

5.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从而掌握《模具零件测绘》课程教改的效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结束语

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起组织、咨询、引导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云龙李淑波《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模具拆装与测绘课程实训》.2012,9。

[2]单岩《模具结构的认知、拆装与测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

[3]杨海鹏《模具拆装与测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