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全口义齿复诊原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老年人全口义齿复诊原因的分析

周朝宇

周朝宇(河南省郑州市口腔医院450000)

【摘要】目的对老年人全口义齿复诊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明显减少患者治疗后的复诊。方法收集6年126例老年人总义齿修复病历,对复诊病因统计分类。结果复诊原因以疼痛为主,固位不良、恶心、咬唇颊、舒适度依次递减。结论针对复诊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能减少患者复诊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人全口义齿复诊原因

一、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接诊的60岁以上的上下颌总义齿修复病例126例,其中男性58例,占46%;女性68例,占54%。平均年龄为72岁,年龄最大者为91岁。其中有总义齿修复史者93例,占74%;首次总义齿修复者33例,占26%。戴义齿时,医师从外观、语言、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固位及稳定、边缘伸展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要求达到全口义齿修复合格质量标准,并且患者自觉满意[1]。

二、结果

126例病例中有复诊者107例,复诊率为85%。复诊次数的分析显示:1次复诊者82例,占复诊总数的65%;2次复诊者32例,占25%;3次复诊者9例,占7%;3次以上复诊者3例,约占3%。

三、讨论

老年人是上下颌牙列缺失的主要人群,全口义齿的修复是主要治疗方法,而修复后的复诊情况直接影响老年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及使用义齿的信心[2]。笔者通过对患者复诊原因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明显减少了患者治疗后的复诊。

复诊主诉及可能的原因有:①因不满意外观而复诊者3例,占复诊总数的2%。②因出现吐字不清而复诊者1例,占1%。③因疼痛而复诊者86例,占68%。④因固位不良而复诊者13例,占10%。⑤因舒适感而复诊者10例,占8%。⑥因恶心而复诊者5例,占4%。⑦因咬唇颊、咬舌复诊者5例,占4%。⑧因其他类主诉而复诊者3例,占2%,原因为:1例为过敏体质,对树脂基托过敏;1例为顽固性片侧咀嚼习惯;1例为隐性糖尿病引起的多发溃疡。

从复诊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8种可能的原因中,其他类仅占2%,这是难以消除的,往往需要改变设计,控制原发疾病或纠正不良习惯得以解决。而另外7种可能的原因完全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对于外观的原因,唇基托过厚,上前牙过长,切角不够圆钝等可通过调磨;基托过薄可用树脂加厚;上前牙过突或过分偏向腭侧则不易修改,若患者无法接受只有重做。而语言原因由于全口义齿的基托占据了部分口腔空间,舌的活动范围变小,发音时舌的位置和状态被迫改变,因而出现吐字不清的现象,多数只需几天时间即可适应,不能适应者,可以重新制定设计方案。对有修复史的患者要求戴牙时尽量携带旧义齿以供形态参考,适应新义齿的过程中嘱咐患者戴用新义齿,切忌新旧义齿混用,以提高对新义齿的适应性。对于占比例最大的疼痛的处理,复诊时应及时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通过磨改过长的基托边缘;缓冲牙槽嵴骨尖、硬区、倒凹相应基托;降低过高的垂直距离;调磨早接触点等方法得以解决。全口义齿的固位不良主要表现在下颌义齿,对于张口、说话或打哈欠义齿易脱位者,其主要原因是基托边缘过长、过厚、系带区基托未让开,基托边缘过短、过薄或人工牙排列不当;咀嚼食物时义齿容易脱位则颌位关系不正确,咬合不平衡都可引起,咬合时上颌义齿翘动,破坏边缘封闭,导致义齿脱位;咬合不平衡可调牙合解决;检查咬合时不要忽略上下基托后缘过长、过厚造成的早接触。对于有些患者舌的位置常处于后缩位,也影响义齿的固位。舒适感引起的复诊大多为患者的心理因素所造成。往往是由于患者不了解全口义齿的特点,误认为戴上全口义齿就和自己原来的天然牙一样,一旦不适就认为义齿有毛病,有些患者常主观想像、分析某些症状的原因。戴全口义齿后出现恶心症状,一是患者咽部敏感,初戴义齿不适应;二是基托后缘不合适。咬唇颊、咬舌,由唇颊内陷舌体变大引起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症状可逐渐消除;人工牙排列的覆盖过小或呈对刃牙合时,也可出现上述症状;第二磨牙之后的颌间距离较小而此处基托过厚,上下基托间形成接触关系,颊粘膜向内突出,也易出现咬颊症状。[3]

我国老龄人口比例逐渐上升,老年人的口腔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初戴者应全面检查,耐心解释,细致调磨,结合戴牙后须知等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充分了解戴用义齿的自然适应过程,树立恒心,增强信心,加强与医生合作,实施复诊制度,结合复诊病因的分析使复诊次数降的最少,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曾剑玉,洪流,李国珍.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与个性因素关系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3):184.

[2]王秀平,综述.老年人的生理与口腔特点.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8,12(1):54~56.

[3]郭天文,临床全口义齿学,1999,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