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分析

张先会

张先会

宣威市中医医院骨二科云南宣威655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150例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症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应,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骨折;预后;改善效果

骨折是一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的临床常见疾病,骨折患者往往伴局部肿胀、疼痛、肢体功能受限等,而且病程较长,并发症多,针对骨折患者的发病特点,在规范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能力[1]。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本研究对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骨科病房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法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150例患者,病例均来自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骨科住院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包括52例男性,23例女性,平均年龄(41.36±4.8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37例,下肢骨折27例,多发粉碎性骨折11例。对照组包括56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39.22±5.1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34例,下肢骨折26例,多发粉碎性骨折15例。2组患者入院时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均衡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单纯四肢骨折;③无意识障碍,可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④临床资料完整,具备随访条件。排除标准:①年龄不符者;②合并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或内脏损伤;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昏迷或有精神疾病史,存在理解或沟通障碍。

1.3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开展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包括:(1)情志护理:骨折患者多因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等出现抑郁、焦虑、悲观甚至绝望等消极情绪,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情志失调可导致患者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从而不利于疾病康复。故需加强情志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劝导。指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愉快的事情,发挥家庭社会支撑作用。(2)饮食护理:根据中医辩证论治原则,按照骨折愈合的早期、中期、晚期,各个阶段配以不同的食物,给予患者分期饮食指导,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瘀滞,胃肠功能减弱,此阶段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消散,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水果、瘦肉等,忌食酸辣、油腻、燥热的食物。骨折中期(骨折后2-4周),瘀肿大部分已经吸收,但气血不调瘀血未尽,骨痂未生,需要选用调和营血、健脾生新、接骨续筋的药物,饮食上可以由清淡转为补充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所需,例如山楂炖猪蹄。骨折后期(骨折后5周)瘀肿已基本吸收,骨痂开始生长但并不坚固,此阶段饮食原则为补气养血、调养肝肾以促进骨痂牢固和生长,例如韭菜炒虾仁、当归生姜羊肉汤、猪骨汤、鸡血藤酒等。(3)中医护理操作技术:A艾灸:取足三里、气海、关元、腧穴进行艾灸,以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每个部位灸15-20min,每天施灸1-2次。B耳穴压豆:采用耳豆埋于耳朵相应部位,刺激耳朵肾上腺、内分泌及骨折相应部位穴位,每天数次按压,每次按压2-3min,可达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的作用。C中药热奄包:根据骨折后不同分期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制备中药药包,加热至50-60℃,置于骨折断端肢体或关节上。

1.4观察指标

入院时、护理5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心理应激水平;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入院时、护理5天后心理应激测评结果对比见表1

3讨论

随着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医护理已成为一门新学科,中医研究认为骨折患者受机体疼痛、创伤及内心情志失调的影响,容易出现气血不畅、经络受阻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各种不适[2]。中医护理强调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对患者进行内外调理,包括情志护理、分期饮食护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等,从整体性出发为患者疾病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3-4]。本次临床研究证实,对观察组39例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获得有效改善,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便秘,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肢体按摩、艾灸等均为中医特色疗法,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相互协同,促进气血通畅、加速血液循环,防止各种并发症,在调节脏腑功能的同时提高患者疾病抵抗能力,改善疼痛症状[5]。

综上所述,将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心理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爱萍.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700-1702.

[2]楼绣华,高雯,吴凯琳,等.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J].护理学杂志,2013,28(12):40-41.

[3]张清影,梁诚之.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96-997.

[4]刘学建,张艳萍.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51-252.

[5]汤璇.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康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0):194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