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及布局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析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及布局规划

狄俊

溧阳市规划局溧阳市213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逐渐向城市大幅度集中。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人均道路面积逐渐减小,城市交通变得更加拥挤等等。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以及布局设计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市政道路的多功能性,所以在具体实施规划和布局设计时,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尽量使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更加能够便民利民。本文从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着手,详细分析了市政道路的宽度以及车道的设计方法,并且,更加深入的剖析阐述了市政道路布局的设计。

关键词: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布局规划

引言

在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建设也逐渐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建设当中,城市道路具备强有力的重要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城市道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规划与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作息。如果现在你还认为城市道路的建设只是为了运输商品或者便利人们的出行的话,那你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城市的良好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它的影响甚广,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合理规划的城市道路是与整个城市的建筑、设施相互协调的,从整体看来,显得十分整齐与美观。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潮流驱使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势在必行,这当然离不开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有效增长与平稳运行。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大众也越来越关注城市道路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城市道路的合理设计就显得由关重要了。当然了,不是什么随便的规划都能促进城市的发展的,只有合理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才能更好的发挥市政道路的重要功能性。

一、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一)市政道路的线性设计方案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线性设计。

线性道路其实就是当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尽量采用直线进行规划,当然有些地方也可以采用短线和曲线的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的道路形态,我们可以采取不一样的线性设计方案。具体举两个例子说说看吧。例如:对于交通主干道的设计,我们一般都是采用线性设计中的直线和短线设计。因为这样设计的话,能够让车辆很快的通过,减少交通拥堵。而且看上去,这样转折比较小,也比较美观大方。而对于普通道路的设计,我们却大部分采用圆弧状的曲线设计,这相较于短线和直线而言,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这样的设计,圆弧弯道幅度比较大,会让行车者感觉到和路边的风景融为一体了,能够有效降低长时间驾车所带来的疲劳感,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线性的道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道路的运输和道路的使用,它使规划的道路和沿途的风景相互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景观与安全的双重兼顾,更加有利于运输产业的蓬勃。

2、合理设计市政道路,突出城市景观的特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就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与文化内涵。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思想的,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道路的设计不应该只是满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它也应该根据城市布局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在设计中考虑这些因素,从而突出城市的特色特点。现在很多城市在道路设计规划中,往往会为了现代奢华而进行一些“城市整容。”这在设计中是不应该出现的。所有合理化科学的设计都应该尊重自然环境与规律,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做到城市道路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如果为了所谓的美观发展而去破坏城市生态环境,那么这样的规划设计是不值得做的。

3、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来进行引导,因为这样会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当然也是如此。横断面的科学原则是:在设计规划的时候,应当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理念,有效确保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和人们的安全,同时也要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我们要利用绿化带的有效作用,减少行车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轻噪音污染;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每条道路的不同特性,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设计规划;为了美观,设计时也要注意道路规划与周围的建筑房屋和景色是否协调统一;天灾难避,我们也要注意大雨造成的积水涝灾,要在规划时把排水的问题考虑进去;同时,规划道路的时候也要注意地下各类水管、各类线的排布问题,充分考虑各项规划目标是否冲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总之,要综合各种因素:交通的安全、行车的速度、噪音的污染以及建设成本等等。根据城市等级的不同,我们也采用不同的道路建设方案。在大城市,一般是采用二幅路和三幅路;而在一些普通的中小城市,单幅路则占据大部分。城市道路规划还要兼顾各方,要注意管线的布局,以免冲突造成事故;要注意周围建筑物特性与规划道路的协调。虽然说城市建设规划是为了大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我们也应该为一些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考虑,满足他们的一些特殊需求。所以,在城市建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把弱势群体的需要放在建设考虑的首位。例如:应该在人行道上加设盲道,也应该建设一些坡道便于他们的行动。还有在有些地方,应该加设一些儿童群体所需要的设施,以此保证安全,也能够便利人们的出行。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关心。

二、市政道路宽度与车道设计

市政道路的总宽度一般把它叫做红线宽度,它是规划道路用地建设的控制范围,包括道路横断面以及各种用地的总称。市政道路的总宽度由人行道、车行道、分车带、绿化带以及预留地所需要的宽度组成,它主要指的是道路用地的总范围。红线是一条分界线,主要分隔了道路横断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各种各类的设施。对于车行道的宽度,我们是怎么界定的呢?它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来往的车辆在规划设计的年限里能够安全的通过,就算是车辆多的时候,也尽量不发生交通拥堵问题。年限近期建设的是15-20年,远期的是50-100年。

1、规定机动车道的宽度

对于机动车道宽度的规定,正常情况下3.75-4.0m比较适中;而路面上车道的数量,主要是根据每条道路的设计年限以及道路的等级而具体确定。就现在城市发展的情况和道路交通的建设来看,像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主干道路的话,比较适合设计成双向的八车道,而次车道的话,双向六车道比较合适。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的便利交通。而像一些小城市的话,由于它建设用地的有限性,所以主干道采用双向六车道,次车道设计为四车道较为合适,这样也能给小城市的发展剩留一些发展用地。

2、规定非机动车车道的宽度

非机动车的车道宽度正常控制在1-2.5m比较适中,具体的车型又是不同的规定:三轮车和板车的是2-2.5m为宜,而自行车的则在1.0m适中。单一的非机动车道德宽度限制主要是考虑车的宽度、超车以及安全等等。因此,非机动车道的通常宽度可为以下几个:3.5m或4.0m;5.5m或6.0m;7.5m或8.0m等。

3、规定人行道的宽度

人行道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在设计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控制它的宽度。设计人行道主要需要考虑地下埋线、种植树木、树立电线杆以及步行等要素。大城市人行道的宽度正常不应该小于6m,而中小城市也不应该小于4m。

三、市政道路布局规划与设计

(一)市政道路的结构形式

为了快速适应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满足城市的各项用地以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所以市政道路系统又叫道路系统的平面布局由此形成了。每个城市都在处于不断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但是每个城市的建设进程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社会状态,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城市以及不同的道路交通,应该采用不同的市政道路的布局规划与结构形式。一般的市政道路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自由式、方格网式、混合式和环形放射式。在我国,很多城市的道路形态都属于方格网式。例如:北京、郑州、太原、洛阳、石家庄、福州、开封等等。而在国内国外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环形放射式又比较常见和适用。环形放射式是指以市中心为中心,然后逐渐向四周辐射,那些环形干道都是围绕着市中心的。

(二)市政道路的的设计规划思路

目前城市正在紧密锣鼓的建设与发展,而道路建设也随之在发展。市政道路的设计规划建设主要是根据不同城市形态的道路进行合理分析和有效建设。主要是针对目前的建筑物是否保留、地形、交通道路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同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尽量改善问题道路的现状,更好的去建设适合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的道路交通。再者,道路之间的距离也要适应车辆通行的习惯与要求,像机动车的话,要适应250m的要求,而自行车要适应100-150m的要求。而且,除了大力加强主干道的建设之外,对于各类分支小路对主干道的影响与作用也是不可被忽视的,,要尽量避免小道影响主干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在建设设计中,要尽可能的吃用公交车停靠站,减少交错口的交叉重叠。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撑起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它带给人们的是每天出行的便利。所以,在规划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它需要设计者审时度势,根据目前道路的状况以及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因此,设计者必须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且在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加人性化的考虑不同人群对于道路的不同需要。让科学合理规划的市政道路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性,使得城市建设的进程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能够更加的完善与便利。

参考文献

[1]李光.试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的防治管理[J].四川水泥.2016(08)

[2]史文明.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