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幼儿发热性肺炎早期呼吸频率变化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关于婴幼儿发热性肺炎早期呼吸频率变化临床分析

李秀兰

庆安县妇幼保健院152400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婴幼儿呼吸频率的变化与其肺炎早期联系性,分析婴幼儿呼吸频率是否可以作为其肺炎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将0至5岁的婴幼儿53例划分为3个组,分别为:肺炎组、非肺炎组与对照组。根据数学统计方法计算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婴幼儿呼吸频率是否存在明显不同。结果:肺炎组与非肺炎组的呼吸频率具有明显的不同,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频率也具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婴幼儿出现发热性肺炎后,其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可以讲呼吸频率作为发热性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

关键词:发热性肺炎;婴幼儿;临床;呼吸频率

我国目前的婴幼儿肺炎发病率与病死率仍然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已经证明早期确诊和及时治愈婴幼儿的肺炎,能够大大减小肺炎造成的并发症的程度,从而降低婴幼儿肺炎病死率。

1临床资料

根据本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的53例婴幼儿病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将53例婴幼儿病例划分为3个小组,分别为肺炎组、非肺炎组与对照组。肺炎组一共有18例,男10例,女8例。根据这些婴幼儿的病史、体征以及胸片可以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其年龄为4月至60个月,体温分布为37.5-39.6℃;非肺炎组17例,男8例,女9例。根据这些婴幼儿的病史、体征以及胸片可以排除患有肺部感染的病例,但是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肠炎5例,化脓性扁桃体炎2例。年龄分布同为3月至58个月,体温分布为38-39.2℃;对照组为33例,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为2月至55个月,体温分布正常体温370.3℃;在对照组中没有心肺疾病婴儿与出现发热的婴儿。其中佝偻病4例,消化不良18例,肾病综合征7例,斜疝4例。要求肺炎组、非肺炎组的年龄与体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观测方法

体温采用肛测法,5min之后进行读数。同时由专人同步测量病患的呼吸频率,使用听诊器进行测量,每次听1min,一共听5min,然后去平均值。

3结果

肺炎组、非肺炎组与对照组的病患呼吸频率分别为:38.56.5次/min、30.57.5次/min、25.54.5次/min;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资料使用成组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肺炎组的呼吸频率明显快于非肺炎组与对照组;非肺炎组快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到分析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得到了将呼吸频率变化作为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的防御能力发育还不完善,其肺泡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与成人相比较弱,而身体其他抗氧化系统的能力也不完善。婴幼儿全身与呼吸道的局部能力的发育也不完善,非常容易导致呼吸道的感染。而婴幼儿的呼吸道的官腔较为小小、软骨发育也不完善,粘膜柔软、血管比较丰富且容易受到感染。婴幼儿在出现感染的情况下记忆充血肿胀。婴幼儿的肺泡发育尚未成熟,肺部容量较小,肺泡对周围气道的牵引与拉力相对较弱,肺部的弹性会所里较小,因此位置较小气道开放的力量很弱。相关研究表明气管的阻力与气管的4次方成反比。一旦出现感染,婴幼儿的气管阻力会大于成人。

一旦婴幼儿出现肺部感染,其肺部毛细血管官腔会出现变小甚至堵塞的情况,肺泡中出现炎症渗出物,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生成速度大大减小,肺泡壁增厚,以上种种情况都使得病患婴幼儿的肺泡通气量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婴幼儿由于通气与血流的比率会失调,并出现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甚至会由于二氧化碳在肺部停留过多导致呼吸频率大大加快。气道官腔更加狭窄,在呼气过程中,伴随着肺部容量减少,气道发生不同程度的压缩,使得阻力会大大增强,肺部气流流速会受到限制,呼气降支斜率变大,甚至向内凹陷。除了以上因素以外,由于婴幼儿身体温度上升,代谢速度会逐渐加快,身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婴幼儿的呼吸中枢神经被刺激,从而提高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种种因素均使得婴幼儿呼吸频率大大增快。

婴幼儿的呼吸频率是出现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因此测量病患的呼吸频率会病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本文的临床分析与病因分析,可以看到婴幼儿的呼吸频率与其肺部病症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测量婴幼儿的呼吸频率是一种简单实用、容易被婴幼儿配合、不会对婴幼儿造成创伤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婴幼儿出现肺炎的几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将呼吸频率作为婴幼儿肺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具有实际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皓,孙波,任慈芳,等.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4):384-386.

[2].江文辉,邓力.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评价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8(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