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猝死的原因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青年猝死的原因与防治

李清福张群柱

李清福张群柱(河南省安阳市71336部队卫生队455000)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87-02

猝死指平素看来健康或有慢性病,但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猝死是指症状或体征出现后1h内、最长不超过6h,突然发生的无明显原因的死亡。有资料报道美国每年10万人中发生猝死200-300例。目前,我国冠心病平均发病率已达11%左右,多数资料表明,青年猝死的首位原因是冠心病。

1猝死原因

1.1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又称冠心病猝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猝死前很少有明显症状,发病至死亡常≤1h,多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心电生理紊乱而引起严重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常为心室颤动[1]。国内有资料证实,冠心病猝死病人中,9.2%为男性青年人。

1.2出血性脑猝中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常因未按医师要求坚持正规服用降压药,当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时致血压骤然波动,导致严重脑出血。

1.3急性重症胰腺炎以胰腺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常发生在暴饮暴食、酗酒或酒足饭饱之后。病理演变迅速,不仅胰腺组织坏死难以恢复,而且常累及胰外组织,可发生酶血症或酶性脑病,全身中毒症状、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MOF的死亡率达40-70%[2]。

1.4睡眠猝死常因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中呼吸失调、呼吸暂停时间过长(15秒以上)而窒息死亡,也与青年人肥胖,腭垂过长或过粗、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及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药,以及长期重度吸烟,尤其在仰卧时,易致呼吸道陷,气道阻塞,以及用药不当有关。

1.5特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特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前“感冒样”症状,突发心脏病症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救治,极易导致猝死。

2预防

2.1诱因引起猝死的重要诱因为体力、脑力劳动过度,情绪激动及饱餐饮酒之后,2/3的病人在睡眠中死亡,死亡前多有呼吸异常(叹息、喘息、深呼吸、鼾声等)或呼吸困难,另有部分病人死于家中、公共场所、长跑或步行中。有资料[3]证实,冠心病猝死发作高峰常在清晨6:00-8:00及下午13:00-14:00时。过度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如情绪激动、紧张,过度悲伤或大喜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可引起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病人变可因此使以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发生心力衰竭、心律不齐致猝死;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用力排便;暴饮暴食、酗酒,大量吸烟,寒冷刺激及各种感染等变可引起猝死。

2.2预防措施

2.2.1注意先兆部分病人猝死前数月内即可出现前胸或心前区疼痛频繁发作、胸闷、气急,心悸、胸区紧缩感,极度乏力,胸口异常不适,伸手捶胸。猝死前可有面容呆滞,双手紧握,短暂意识障碍,呼吸变慢,或者暂停,有时心率极慢、血压下降。有上述先兆应立即救治。

2.2.2定期检查坚持每年作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肺听诊、胸区X线透视或摄片、B超、血液生化等,力争早诊断、早治疗。

2.2.3正确或规范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应终生服药,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并防止血压波动,认真控制血糖等,高脂血症,除控制肥胖外,应适当运动,必要时,服降脂药。

2.2.4保持乐观良好情绪青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应防止动怒及大喜大悲,生活要规律,保证足够睡眠,坚持午睡0.5-1h,养成右侧卧位的习惯,手勿放于胸前。

2.2.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避免喝咖啡及浓茶,坚持足够量的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以植物蛋白、植物油为主,多吃豆类、瘦肉、鱼、鸡、海产品等。肥胖者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于丰盛。

2.2.6阿司匹林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每日一次,每次口服100-150mg,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倾向者酌情或根据医嘱应用。

2.2.7冠心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当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猝死达75%以上时,或主干或2-3支动脉病变时,宜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3救治

3.1心脏停博的诊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瞳孔散大,颈动脉和大动脉搏动消失。临床表现:⑴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各种场合;⑵面色苍白或发疳等;⑶瞳孔散大;⑷部分病人可有短暂的抽搐,随即全身肌肉松软。

3.2抢救原则

3.2.1早期心肺复苏立即就地复苏,可按照ABC方法,A: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B: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及使用简单呼吸气囊;C:胸外按摩或必要时开胸心脏按摩。

3.2.2进一步心肺复苏可采用王一镗[4]心肺复苏(CPCR)三个阶段和ABCD四步法复苏。第一阶段(最初处理),A为开放气道,B正压通气,C为胸外按摩,D为除颤(心电图示室颤或无脉搏的室速即可除颤);第二阶段,A进一步改善通气,气管内插管。B评估气管内托管通所是否充分,正压通气。C建立静脉通道,以输注液体和药物,给抗心律失常药物。D找出心搏骤停的可能原因,以便针对病因抢救治疗;第三阶段,复苏后送监护病房继续治疗。A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B有效给氧,且呼吸气囊活瓣压罩或呼吸机正压通气;作动脉血气分析、测后氧饱和度等;查找肺或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及有无复苏并发症等。C开放静脉通道,纠正休克;进行心电、血压等监护;测24h尿量;给抗心律失常有效药物;对心肌梗死可视病情试用溶栓疗法。D诊断心博骤停的主要原因及有无并发症;进一步作全身物理检查及实验室有关检查,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参考文献

[1]杨国杰,杨立新。冠心病临床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35。

[2]黄永麟、吴方、孔瑞龙。全国心脏性猝死研讨会。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23(6):468

[3]刘新民。临床外科急症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6

[4]王一镗。心肺脑复苏。见方先业,石建华,实用急救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