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1”略阳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2018.7.11”略阳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魏铎

陕西省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省汉中市723000

摘要:2018年7月11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嘉陵江略阳县城段11日15时(以下简称“7.11”)发生了接近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达5400m3/s,本次洪水造成略阳县城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沿河商铺被淹,大量农田冲毁,交通、电力、通讯中断,公共服务设施损毁严重。本文对这次暴雨洪水特性、洪水量级及洪水预报进行了分析,对嘉陵江流域局部性暴雨洪水的形成条件和演进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2018.7.11”;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1.流域概述

嘉陵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南麓代王山(海拔2598m)西侧大凤沟,向西南方向流经陕西省的凤县、甘肃省的两当县、徽县,在陕西省略阳县白水江镇汇入西汉水、永宁河、青泥河等支流,经略阳、宁强进入四川省广元市,最后在重庆市汇入长江。嘉陵江全长1132km,全流域面积15.98万km2。

略阳水文站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设立于1939年8月。控制流域面积19206km2,控制断面以上河长205km。流域形状呈宽扁状扇形,支流多,河源长,控制流域平均比降7.01‰。海拔在1000-2500m之间。河段大多为深山峡谷,水流湍急,河床以粗沙砾石为主。

略阳水文站断面以上流域河流水系比较发达,主要支流有西汉水、青泥河、永宁河等,主要支流基本上都分布在甘肃境内。嘉陵江干流设有凤州水文站、茨坝水文站、谈家庄水文站、略阳水文站。支流永宁河设有永宁水文站,青泥河设有成县水文站,西汉水设有镡家坝水文站,以上6处水文站与略阳站一起组成了略阳站以上水文测报基本站网。略阳水文站以上流域水系站网图见图1。

2.雨情

2.1降雨过程

2018年7月10日14时至11日14时在汉中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根据嘉陵江流域内10处报汛站实测降雨资料,嘉陵江流域“7.11”暴雨点雨量6小时超过40mm的站有7站。嘉陵江流域“7.11”暴雨各站降雨量统计表见表1。

表1嘉陵江流域“7.11”各站降雨量统计表

2.2暴雨成因

本次暴雨主要成因是受9日-11日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形成了暴雨天气,导致嘉陵江略阳县城以上地区山洪暴涨,形成“2018.7.11”大洪水。

2.3暴雨特性分析

本次强降雨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降雨强度大、时间短。根据嘉陵江略阳站断面以上报汛站点统计,本次降雨6小时平均降雨量达41.8mm,24小时平均降雨量达61.0mm。

(2)降雨范围广、量级大。本次降雨范围覆盖了嘉陵江略阳站断面以上流域面积的全部区域,24小时降雨除永宁河永宁站31.4mm外,其余9站均降雨达60mm以上。暴雨中心点位于嘉陵江干流谈家庄站至略阳站区间,是形成本次洪水的主要区域。

3.洪水过程

嘉陵江略阳水文站从10日21时水位从630.47m开始起涨,起涨流量205m3/s,11日15时涨至峰顶,峰顶水位639.60m(超保证水位2.21m),水位涨幅达9.13m,洪峰流量5400m3/s,(警戒流量3000m3/s,保证流量4000m3/s),洪峰持续两小时后开始缓慢回落,到13日12时水位回落至631.00m,流量362m3/s。这次洪水过程,从起涨到峰顶用时18小时,实测最大流速4.6m/s,最大水深14.5m,控制水幅达100%,过程完整。各代表站洪水情况见表2,洪水过程线见图2。

表2嘉陵江略阳站以上干支流各站控制面积、洪峰情况表

图2略阳站上游各代表站“7.11”洪水过程线图

4.洪水特性分析

(1)本次降雨区域大、时间短,强度虽不是最大,但由于略阳站及上游主要控制站从6月24日至7月10日一直降雨,降雨时间长,总降雨量大,所以前期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因此在7月11日突降大暴雨的情况下,迅速形成洪水,造峰雨历时短。

(2)略阳水文站7月11日15时出现洪峰流量5400m3/s,为1990年8月以来最大洪水,位列略阳水文站1939年建站以来第五位。略阳站历史调查最大洪水为1898年发生洪峰流量9850m3/s的洪水,实测最大洪水为1981年8月22日发生洪峰流量8630m3/s的洪水,采用统一样本法计算,“2018.7.11”略阳站洪峰流量5400m3/s的洪水频率为0.0656,对比表3略阳水文站洪水频率表,认为本次“2018.7.11”略阳县洪水重现期为接近20年一遇。

表3略阳水文站洪水频率表

(3)根据干支流洪峰流量对比分析,本次嘉陵江略阳站洪水主要来源于上游嘉陵江干流和支流西汉水的汇入。本次洪水过程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锋型尖瘦、量大,洪峰出现时间比主暴雨期迟6小时左右,符合该区域洪水的特性。

该区域降雨时间短,降雨产流区域集中,汇流速度快,各河流洪峰均出现在11日6时至12时之间,时间相对集中。土壤前期含水量基本饱和,具有蓄满产流的特点。

(4)对流域内10处报汛站降雨过程统计分析,暴雨主要从7月10日23时开始,到7月11日4时结束,历时6小时,平均累计降雨量41.8mm。与之对应的略阳水文站洪水过程从7月10日21时开始起涨,洪峰出现时间为7月11日15时,起涨到洪峰出现历时18h。由此可以揭示出嘉陵江流域暴雨洪水的一般特性,即在暴雨集中的情况下,造峰雨历时一般为6h,洪水从起涨到峰顶一般为12-18h,主雨结束到洪峰出现相差为6-12h,即预见期为6-12h。

5.结语

本次略阳县“7.11”洪水由天然降雨形成,暴雨时间短,强度大,分布不均,形成了自1990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洪过程。通过对嘉陵江流域略阳水文站以上区间暴雨洪水特性分析,从中可以了解区间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演变规律,为沿江沿河城区段洪水预警预报的开展积累经验和探索规律是有重大意义的。对于类似“2018.7.11”嘉陵江流域洪水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仍是我们研究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今后的防汛工作要密切关注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提前预警,采取防范措施,为当地政府防御暴雨山洪灾害提供准确及时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