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数据时代的电力运营监控的数据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刍议大数据时代的电力运营监控的数据处理

楼丹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浙江桐乡314500)

摘要: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促进着计算机这个行业的总体发展,而在这其中随着运算量的不断增长,我们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而电力运营企业也正在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契机进一步改进健全,本文针对对大数据时代的简述和电力运营监控的数据处理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力运营监控;数据处理技术

电力系统主要包括了发变电和传输以及配电,这些都是动态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电力系统运行监测中心主要是监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从而能够及时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其完善优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电力系统能够有效合理的运行。因此,在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运行监控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电力操作监控系统平台,充分分析利用使用该平台所获得的数据,进而为相关部门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了电网安全运行和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

所谓大数据时代就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数据积累、整理以及分析得到相应的结果,从而对企业的后续决策提供参考。大数据的发展形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增强数据的开放程度,加强对不同资源的整合力度

电力企业要增强数据的开放程度,将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共享,同时要规定不同部门对于数据共享的范围和使用方式;逐步加强公共数据资源的整合;要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从宏观层面建立起对应的数据系统,加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借用大数据平台完善企业业务流程,弥补管理缺陷

按照已有业务流程执行情况,通过绩效指标评价流程的执行效率。针对运行效率较低的流程内容,分析流程的合理性并找到其原因,从而提出流程的改善意见;以流程环节绩效指标以及明细数据情况作为基础,根据企业以及行业的相关制度、职责、标准以及不同岗位的绩效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可以对企业不同部门之间协作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弥补管理方面的缺陷,针对性的提出增强业务协作的相关建议。

加强安全方面的保障力度,提高业务服务水平

要建立健全有关大数据安全方面的保障体系,通过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来增强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关大数据的安全评价体系;要逐渐完善企业数据安全技术建设,增强对大数据的安全保障力度,同时要进行有关大数据的安全监测以及预警工作,整体上提升业务服务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电力运营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

监控数据的类型

①基础型数据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就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其包含的内容有电量大小,电能大小和电压的稳定性等等。电力运营监控系统监控的对象就是像电压、电量等这些基础性数据,所以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②电力企业的运营数据电力企业的运营数据主要是指电力企业的生产和业务执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关于这些数据,电力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可以知道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对于监测异动数据的处理

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情况,会产生异常的数据,所以一定要及时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电力系统数据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方面:①电力企业业务方面的异动。电力企业业务方面数据存在的异动,就是指在电力业务方面,一些关于电力方面的数据出现不正常的变化,产生一定的问题。②接口方面存在异动。如果在数据传输的时候,发现数据接口出现异常,接口就会产生异动。③数据质量的异动:根据相关配置原则实时监测数据完整性、时效性和监测精度,如果监测获得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时或无法获取接入数据的信息,就会出现产生异动的信息。

全面监测实例

某年3月,某公司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施运营监控和管理,在全面监控的过程中加强研判、处理运营监控工作平台日常异动指数,新增异动异动有6024条,异动涉及14个业务部门、206项异动指标、123个监测场景。当前,有135条工单处理;该系统已被排除了5889条,系统自动排除异动3589条,初步识别手动排除了2300条。

公司的月度经营例会向市县两级发布公告《重点指标监测通报》,对指标问题比较突出的县级公司给予预警,根据监测分析显示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并跟踪实施落实上月警告的整改情况,把整改实施落实的情况应纳入每月的县公司工作评估。当前,运营监测中心对公司系统20个主要指标实现了城市和郡县的一体化在线监测研判、跟踪纠正反馈、月度通报预警以及落实考核责任的常态化闭环管控。

三、大数据时代电力运营监控系统的数据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运营监控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电网生产、企业管理的融合,提升了电网业务数据的时效性。通过数据分析改善服务模式,提高营销能力和服务质量,构建稽查数据监控分析模型,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隐藏关系,为各级决策者提供多维、直观、全面、深入的预测性数据,主动把握市场动态,采取适当营销策略,可使企业获得更大效益。

运营监控系统数据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

由于电力系统管理项目众多,想要单纯依靠人力来完成数据分析的整体难度极大,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多种业务模型才能够不断提升输电线路可靠性和在线计算输送功率,更好地完成电力生产相关技术指标,促进电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常态化低电压监侧有利于实现用户和低电压电台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对低电压运行情况的跟踪治理。

大数据在电力检修中的具体应用

电力系统运营中心通过对大数据运营监控平台的利用,充分实现了对电网设备运维、资产寿命周期以及资金收支等情况的掌握,并将其上报于上级在线监侧分析系统中,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进一步完成电网设备运维绩效分析。我们应当综合利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手段,做好电网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操作票、工作票及缺陷记录等相关明细的分析和静态数据流程匹配工作,做好配电网络设备的日常巡视、检修处理等工作,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提升电网运维管理工作发展,尽早发现电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掌握巡视、检修、缺陷发现等流程绩效分析,做好各环节定量诊断调度和检修,进一步实现电网系统的纵向贯通和横向协同,不断提升我国电网运维管理水平。

大数据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配电网规划是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不断滚动校正的计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通过营销系统和生产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使得在负荷测量拥有更多的手段,能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负荷预测,对已有的规划作出校正,使之更合理有效。并且通过电力系统中数据的综合应用,可定时或随机采集瞬时电压、功率因素、谐波、频率等供电质量指标,提供每个时段的变化曲线,计算各指标的合格率。此外还可以进行实时的故障分析和智能调度。

国网某省电力有限公司依托电网规划数据挖掘和诊断评估模型,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法,该公司“十三五”配网规划工作共节约了三分之二的人力,缩短数据收集、分析时间约1个月,共计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约61.8万元。并且为了更加精准地把握各地负荷特性及重过载、低电压等形成的原因,国网某电力公司通过模型中的高级分析应用功能,多维度、层层递进地挖掘分析海量数据,诊断出全省各地,包括各乡镇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运行效率、供电质量等情况,研究它们之间的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从而判断指标异常的主要及次要原因。

大数据在电力系统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远程视频技术应用能够帮助电力运营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巡查,是运营监侧中心针对高压电力作业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远程视频技术的帮助能够极大地缩短营业窗口情况的巡视,进一步提升电力营业窗口整体服务质量,降低用户投诉率,提升电力用户的满意度。积极开展工业电量预侧,更好地满足用电需求管理,促进用电系统稽查监控业务,更好地挖掘线损治理工作,成效挖掘及典型案例提炼。

结语

总之,在现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运营监控部门一定要充分利用电力运营监测系统平台,对于平台所得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利用,从而为相关部门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孟娟.电力运营监控可视化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卢建昌,樊围国.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14(9).

[3]李翠平,王敏峰.大数据的挑战和机遇[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