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李海燕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佛山52822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应用。方法将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6例。对照组采用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则除了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指导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观察组患者血压恢复情况明显更好,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及药物依从方面展现了更稳定的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配合高血压针对性治疗,是改善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饮食条件大为改善,但是较多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加上较少的锻炼造成现在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1]。目前通过药物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单纯从药物方面仍显不足,患者需要主动并清晰认识到高血压症状的病因及治疗等,并改善饮食等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控制并缓解病情[2]。而通护理干预等非药物手段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饮食方面、服药方面、治疗方面等的指导,则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本文主要探索了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人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诊断复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且均无其他器官性疾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血压水平等方面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及其家人均在知情条件下自愿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则除了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指导性的护理干预,包括(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指导,缓解由于病患导致的心里紧张及焦虑,患者及其家属随时可以找护士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并得到知道;(2)对患者进行药物干预治疗,观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并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护士通过指导患者用药并介绍药物的各项特性及注意事项,并与医生保持有效的交流,保证患者在服药及药物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尽可能完善的指导与交流;(3)对患者进行运动与休息方面的指导,防止患者出现熬夜、过劳等现象,保证其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作息制度,此外护士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随时通报病人情况并督促患者执行制定的作息制度;(4)通过与患者及其家人的沟通,强调饮食对病情的影响,指导患者在饮食方面多使用清淡易消化、严格控制高脂肪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入;(5)加强对患者及其家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逐渐克服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并根据其个人特点积极进行高血压病症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之后分别测试两组患者的血压恢复情况,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干预治疗评价问卷进行测试,有患者进行回答并回收统计,然后评价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各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指标变化的对比

经过12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的高血压症状都得到了较好的缓解。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血压情况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效果及问卷评价比较

通过调查问卷及病情检测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并发症数量则少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更加了解病情,并可以有效的通过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等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3结论

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辅助措施在治疗尿毒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护士在病人治疗期间通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及合作,在患者与医生之间搭起有效的沟通桥梁,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消除病人对抗治疗的思想,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纠正患者对高血压及治疗方法的认识误区,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通过对患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清淡的饮食习惯,降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培养患者适当的运动爱好,提高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效防止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生存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了护理干预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通过分组治疗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血压恢复情况更为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对病情了解程度更高,对药物依从性更好(P<0.05),说明其对高血压及药物治疗具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效地服用药物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且通过培养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出现(P<0.05),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刚,杨锋.瑞芬太尼在维吾尔民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4):535-537.

[2]李峰.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