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王佳

王佳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130000

摘要对于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对于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对于托班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无论是幼儿的父母还是教育人员都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思想进行转变,提升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得教育具有抑制性,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这一教育目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托班幼儿自理意识能力培养

托班幼儿身上有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如何引导幼儿保持优秀行为习惯,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改正,是幼儿父母和托班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内容。幼儿家长和教师需要明确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使得家长和教师走出教育思想的误区,更为良好的引导幼儿健康成长。所以对于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培养存在的误区

(一)教育缺乏统一性

首先从幼儿家长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很多家长受到工作因素的限制,没有过多的时间亲自抚养、教育孩子,很多家长只能讲孩子托付给自己的长辈管带。隔代抚养现象严重,祖辈对于孩子非常的溺爱,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对于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包办,其中包括帮助孩子洗脸、穿衣、梳头等等。为幼儿提供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较少,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父母和长辈存在很大的依赖感。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害怕幼儿在幼儿园里受到委屈,害怕家长不能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一味的对幼儿屈服,不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因为教育工作开展缺乏统一性,所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导致幼儿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养成。

(二)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从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当幼儿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较好完成时,家长并不是对幼儿进行正确的知道示范,不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激励,而是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幼儿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家长应该做的,惧怕自己做不好受到家长的批评,失去了自己动手的信心和热情。一些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是家庭教育内容,因为班级内的幼儿人数较多,幼儿教师不能及时的对幼儿进行示范,更多的是对幼儿进行“帮助”[1]。

二、托班幼儿自理意识及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家长和教师需要更多的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幼儿教育活动开展具有一致性,使得家庭和幼儿园可以形成教育合力,更为良好的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养成正确行为习惯。幼儿家长无论是父母还是祖辈,都需要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变,经常交流幼儿教育想法,从而达到良好的共识。及时家长在对幼儿教育有所分歧时,也不能在幼儿的面前进行争辩,这样会导致幼儿产生一定的迷惑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了解幼儿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且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使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以得到幼儿家长的认可,并且要求幼儿家长也需要注重对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从而使得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效结合,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自理行为习惯,保障幼儿可以健康成长[2]。

(二)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长和幼儿教师当发现幼儿存在不良行为时,不能抓住幼儿的不良行为不放,而是在幼儿没有表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对幼儿给予一定的表扬,帮助幼儿逐渐丢弃不良行为习惯。在对幼儿进行赞扬的过程中,要告知幼儿应该怎样做,要使得好的行为习惯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计划。幼儿园和幼儿家庭要配合进行教育工作开展,例如:首先需要教会幼儿生活自理技能:要求幼儿可以自己拿勺子或者筷子吃饭,可以自己穿衣服,能够辨认衣服的正反面,幼儿可以自己系携带。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技能教育时,要有充分的耐心,对于幼儿的哭闹、捣蛋行为,不能利用硬性的态度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需要应用温和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使得他们明白自己的“无理取闹”是没有作用的。故事对于幼儿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幼儿教师可以依据良好行为习惯编制一些小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意识和能力,仅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力量的支持。教育活动开展需要具有一致性,有计划、有目的性的教会幼儿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使得幼儿可以大胆的进行尝试,有效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兴趣,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和意识的养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颖颖.浅谈托班教养工作的原则[J].好家长.2015(19):15-16

[2]汪静.静待花开——谈托班育儿经验[J].家教世界.2013(20):101-102

[3]顾惠华.托班教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J].华夏教师.2013(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