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持球、侧身跑、变向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篮球持球、侧身跑、变向跑

吴昊谢勇善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中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中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篮球持球、侧身跑、变向跑》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要求“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有关。

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是掌握、运用和形成,学习水平是掌握水平、运用水平和领悟水平,学习的内容是篮球基本技术:持球、侧身跑、变向跑,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教材分析:

《篮球持球、侧身跑、变向跑》是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四章第一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篮球项目的要求,篮球基本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持球、侧身跑、变相跑等篮球基本技术,容量较多,难度适中,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年龄为十四岁左右,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虽然对篮球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对枯燥的移动技术教学而言,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教学中应采用激发兴趣、游戏导入的教学形式,分步分层的递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教材分析中指出:“在学生初步掌握单个动作技术的基础上,把几个动作结合起来,提高所学过的单个动作的连贯性和实用性”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降低身体重心和用力蹬地技术。

课标要求“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篮球学习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腿部和腰、髋的协调配合,身体平衡地控制和转移。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篮球移动技术,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持球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篮球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形成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预设时间10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点评:报告人数、教师检查学生服装鞋子、安排因身体原因不能活动的同学见习,是每节室外体育课的重点,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准备活动

1、慢跑:400米田径场慢跑2圈

2、徒手操

【点评:体育课正式项目开始前一定要带领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状态迅调整到最佳状态。】

3、游戏“粘年糕”

力。

【点评:通过趣味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体育课的状态。】

二、基本部分:(预设时间25分钟)

(一)教师讲解篮球基本技术中的持球、侧身跑、变向跑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1、持球:持球是篮球活动中控制球的基本方法。要持好球,不主动失误或是被别人抢球,需注意用身体护球。

动作方法:两腿稍微开立,双膝微屈,上身含胸,持球时双肘外张护球,双手拇指置于球的后侧部位,四指分开置于球侧,掌心不要触球,持球时不要低头看球,应抬头注意场上情况。

2、侧身跑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完成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两脚尖和膝关节要朝着移动方向,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完成攻守的动作。

3、变相跑

动作方法:在变向时的最后一步屈膝着地时,膝关节内收,右脚尖指向跑动方向,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向左前方转体,转移重心,左脚迅速向左前方跨出一小步,用力蹬地,右脚迅速向左前方跨出一大步,继续加速跑动。

(二)学生通过教师对三个动作方法的讲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

【点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师的讲解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

(三)教师做出正确的完整示范动作,并对做出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细节指导。

(四)练习方法

1、持球学生练习方法:学生成基本站姿站立,每人持一球,在教师的口令下做向前跨步放球然后回到基本姿势,跨另一只脚持球然后回到基本姿势练习。可反复进行多次练习。

2、侧身跑学生练习方法:沿三分线侧身跑的练习;全场侧身跑练习。

3、变向跑学生练习方法:变方向跑练习;全场一对一变方向跑练习。

【点评:正确的练习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技术动

作的掌握。】

(五)侧身接力跑比赛

全班同学分为2组,进行迎面侧身接力跑比赛,完成比赛用时短的队伍获得胜利。

【点评: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比赛的方式呈现,加深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与运用,更具有实际效果。】

三、结束部分:(预设时间5分钟)

1、集合整队

2、课堂小结

3、做放松整理活动

4、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点评:课堂小结能使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掌握程度在下节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经历了一节课的高强度体育活动练习,放松身体能有效的缓解学生身体的疲劳。】

总体点评:

对教学设计的整理和编写,是体育课的前提,教学设计既能反应出体育课的质量,也能反应教师对体育的理解。课标的要求是体育课的关键,通过教学流程前的分析,能看出该教师对课标的熟悉,课的流程也很严谨,对课时的把握、对教学任务的掌握也是很优秀的。

课程安排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作为课的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思考,让学生更能融入到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增进友谊,学生喜欢这样的课程,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课的选择上也符合学生的需求,篮球是中学生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对应学生的胃口也能更好的切入主题。教学的常规也是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七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篮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节课对常规教学中时间的安排相对长一些,为了给孩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加深对学生的技术提高。

总体看这样的课程符合课时的要求,合理的安排,严谨的流程,教师就是要以教学为主,为教育事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