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运动疗法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

阿依奴尔·吾买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睡眠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结合积极心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动疗法和积极心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均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运动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应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时可考虑采用运动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联合应用。

【关键词】运动疗法;积极心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10-02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狂躁和抑郁混合发作或反复发作等,同时还伴有冲动、物质滥用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及高致残率与高发作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运动疗法一般主要用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指的是患者通过某些运动方式来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的一种训练方法。临床上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本文主要是探讨运动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影响。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最低年龄19岁,最高年龄61岁,平均年龄(37.2±2.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病程(5.4±1.2)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最低年龄21岁,最高年龄60岁,平均年龄(36.9±2.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5.5±1.3)年。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里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②年龄不低于18周岁,不高于65周岁;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排除对药物或酒精有依赖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运动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1.2.1运动疗法:以户外拓展运动为主,主要是让患者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项目可以是“一指眉”等能够协调机体器官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而保持在半小时至一小时,至少2天运动一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

1.2.2积极心理干预:主要为患者营造一个积极的生活环境,让患者的家属、朋友等积极的参与到研究中来,从而能够使患者每时每刻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医护人员可以组织患者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交流彼此的心境,让患者敞开心扉,同时医护人员要利用自己积极的心理状态去影响、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

1.3判定标准

在患者治疗前后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活领域和独立性领域。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有抑郁和躁狂反复发作的特征[2]。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常有自残甚至自杀的倾向,且发作的频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3]。

临床上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喹硫平和碳酸锂进行治疗,喹硫平和碳酸锂对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别不大,相关研究显示,二者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对临床治疗的疗效差别也不大[4]。因此,目前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主要药物还是喹硫平和碳酸锂。

不过,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还是采取干预的方法,药物治疗只能起辅助作用,而运动疗法和积极心理干预才是改善患者消极心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运动疗法和积极心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显然二者联合应用于治疗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时,主要还是考虑采取干预手段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欣.老年人抑郁症运动康复中信任的中介效应[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3):353-355.

[2]瞿航,王韬,黄远军,等.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早期大脑自发活动功能连接的改变及相应的神经调节机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4):2453-2458.

[3]黄仕善,许爱,陶建青,等.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4):141-143.

[4]谢艳红,李映娟,叶丽,等.心境障碍问卷对青年和老年首发双相障碍诊断效果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5):433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