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数学课堂焕发青春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让初中数学课堂焕发青春活力

李通远

山东省栖霞市臧家庄中学265300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而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潮,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的老师,一度很迷茫,如何才能让初中的数学课堂充满青春活力呢?

一、联系现实生活,激活青春课堂

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抽象,语言精练,概括性较高。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环境,适当扩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周围的生活世界中。

我在教数学代数式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测量自己未来身高。首先我先问我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身高吗?他们听后一起说:“想。”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公式,男孩成人身高:(X+Y)/2*1.08,女孩成人身高:(0.923X+Y)/2。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学生都怀着极高的兴趣,以极快的速度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身高都出来了,他们兴奋地互相报着,带着惊奇的表情,有个男生脱口而出:“哇!我能长到一米八五!”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讲着:“每位同学求出的这个数值,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刚才大家用自己的父母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学生恍然,而且印象深刻。这样,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立足于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巧用亲身体验,焕发数学魅力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十分重要。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身边“熟悉的风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感受数学是那么有趣和有用,进一步激活学习数学的青春魅力。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在学生理解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剪刀在纸片上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在投影上展示。当学生动手剪的时候,我自己也用剪刀剪了一个“爱心”图,首先放在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被我几乎完美的作品震惊了。同学们在对我的作品加以一番赞赏之后,便争先恐后地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同学开始对自己的作品不如意了,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创作。有的同学展示过了还不罢休,又重新其它图案的创作。大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谁也不甘示弱。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更深了。同时活动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活动中,学生对知识的产生有一个直观、清醒的体验过程,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审美观念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发展。从活动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无形中,这些抽象的定义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三、组织有效探究,体验直观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进行探究内容选择时,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发展区之内,是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时,我先设疑: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一副三角尺拿出来,利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对直角,能否拼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拼出了同位角,有的学生拼出了内错角,还有的学生拼出了同旁内角,这时就可以给出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讲解《对长方体的再认识》这一章内容时,由于是立体的几何图形,我用一个具体的长方体盒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长方体知识的掌握非常好。

四、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习兴趣

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强调特定的群体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学习了九年级概率知识后,我把三个白球和三个黑球放在一个布袋里,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玩摸球中奖游戏。班上共有50名学生,每个学生交2元钱(学生自制,用小纸条代替),在袋里摸出3个球,如果三个都是黑球,则可得到10元钱(教师自制,用扑克代替),每个学生参与两次。接着同学们依次参与游戏,直到游戏结束。最后我把结果统计出来,我总共收入200元,学生中奖6次支出60元,我纯收入140元。以此来引导学生计算出中奖概率,学会用概率知识揭露社会上的骗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也许一个个数学家在课堂上就这样产生了,他们带着问题,能从中收获成功,得到鼓励,通过自己的“数学实验”,做出了看似数学家才能完成的事情,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焕发出数学课堂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