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反思罗美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反思罗美娇

罗美娇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罗美娇

【摘要】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美。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学习能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渐渐淡出教育的舞台,师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逐渐释放光亮的异彩。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特定的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成员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与问替代了学生的主动求知,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只是机械地记忆经教师分析后的现成的知识,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机会与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小组为学习单位,以任务为导向,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习小组展开积极的讨论与交流,通过对比、质疑等来自行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

目前,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被越来越淡化,教师被“边缘化”,甚至置身于合作之外,讨论变成了“放羊”,合作变成了聊天,教师变成了看客。这种合作远离了目标和价值,必然使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合作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加强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这些要求的提出,明确了语文教师文本的探索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对话者和学习的评价者的地位和任务,强调了教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在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具体表现为: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当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出现浅层次、表面化的现象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启发,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得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碰撞闪现火花时,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再组织他们开展备用活动。

三、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做法是:在小组合作前,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想一想、做一做,或者把想法写一写,然后再到小组交流,其他人倾听,经过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除了要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还应保证学生交流的时间。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一宣布开始讨论,前排学生便倒转头,自觉形成4人小组,迅速地开始讨论,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可是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甚至会掐灭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要跳出教案的框框,切记不要担心这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进度教学计划而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给予及时的合作评价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评价形式看,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评个人或小组的合作态度、合作热情、合作能力、合作效果、创新能力。评个人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多引导,多赏识;给自信,给力量。评小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促竞争,促合作;添动力,添活力。学生自评是为了进行自我检测,不断自我完善;找不足,找进步;为反省,为调整;求提升,求发展。通过评价,使学生知道什么需要改进,什么富有价值,鞭策和激励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从评价功能看,主要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小组合作活动中;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肯定和鼓励被评价者,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教师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乐于彼此帮助的品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是很高的,要出色运用,完全掌控是很难的。经过了周密细致的前期准备,师生本身的素养和能力极高,才能在课堂上真正运用。这也是很多公开课不能很好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原因,纵然你老师的准备完成了、素养很高,但对于学生是不可能说合作学习就合作学习的。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美。

[参考文献]

1.〔美〕JohnsonDavidW,JohnsonRogerT.合作学习〔M〕.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