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配网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议配网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

罗卫南

罗卫南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529200)

摘要:本文介绍了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分析了配网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针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本次研究,希望通过选择智能熔断器等措施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配网接线方式;供电可靠性;影响

引言

电力系统包含了发电系统、输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三大系统。配电系统主要与用户直接相连,为用户提供电力服务。当配电系统出现问题和故障时,将直接影响到用户对电力的使用,影响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配电可靠性是评价电力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用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一、配网接线的基本方式

1.1单电源辐射式接线

通过单电源辐射式接线方式形成的辐射网具有结构简单、运行便捷、成本较低等方面的特点,但是在发生线路或者设备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会造成大范围的用户停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相对较差。一般情况下,单电源辐射网主干线路有3-4段,供电半径大多在3-5km范围。对于辐射式网络来说,在发生线路故障之后没有负荷转移的情况,所以不涉及到线路备用容量问题,这样就能够保证线路满载运行。

1.2“手拉手”形式的环网接线

此种方式是现阶段城市配网中最为常用的接线方式,主要是利用主干线路末端联络来形成环网,通过开环的方式运行,能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虽然此种接线方式相对便捷、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此种接线方式要求每条线路正常最大供电负荷只能为此线路安全载流量的1/2,正常情况下每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在10MVA以内。

1.3“网格式”形式的环网接线

此种形式是在“手拉手”形式基础上增加每段线路和其他线路的联系,从而能够相互之间进行备用,这样就在某一线路出现故障后还能保证其他线路的正常供电,缩小停电范围,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二、配网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

2.1线路故障率和故障的修复时间

对于配电网来说,因为其长时间暴漏在室外运行,同时其分布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方面的特点,所以配电线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跳闸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除了会对供电企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之外,还会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配网线路之所以会出现故障主要原因包括:雷害、绝缘损坏、自然老化等等。第一,配网线路发生雷害故障主要是和避雷器的安装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雷害的故障率和避雷器的安装率成反比变化,和避雷器自己的故障率成正比变化;第二,所谓的绝缘损坏就是指由于树木、高空坠物等和线路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的故障,此方面故障和线路沿线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绝缘损坏率和线路的长度成正比关系;第三,由于自然老化造成的故障和线路的材料以及相关设备有直接关系。对于同种材料和设备来说,自然老化率和线路的长度成正比关系;第四,和故障修复时间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结构、运行管理水平、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等等。对于同样网络结构、运行管理水平以及自动化程度的配电网来说,故障的修复时间一般可以取平均值。

2.2用户密度和分布

所谓的用户密度就是指单位长度的配网线路上接入的用户数量。由于电力用户所使用的负荷是不同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同线路上的用户密度是不相同的,在分析接线方式对于供电可靠性影响过程中可以采用平均密度计算。根据现有供电可靠性统计指标来看,在同种接线方式的情况下,如果用户的分布有所差异,那么会具有不同的配点质量服务指标。从用户的分布模式能够得知,电力用户绝大多数都处在线路的前段,可以利用分段断路器将线路中后段的故障进行隔离,这样就能够恢复前段线路的运行。

三、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3.1形成可靠的管理制度

对于配电网的可靠管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需要从领导人员到广大员工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系,同时也需要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紧密的分工合作。供电企业需要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编制出可靠的供电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层面的建设来提升可靠性管理的战略意义。要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进行可靠性管理,要将目标进行层层细化和分配,最终形成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要按照计划定期对于相关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同时形成对应的报告,以此来指导下季度的具体工作。同时要做好预停电计划,对于停电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最大程度上降低非故障停电的频率。

3.2增强管理,提升供电可靠性

第一,形成多重保障体系(管理层、指标控制层、支持层等)来确保可靠性。供电企业需要安排专人形成可靠性领导小组,主要包括的人员有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财务人员、调度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等等,可靠性领导小组负责将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对于配电网建设方案进行讨论制定等等,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相应的可靠性指标。企业不同部门也要配备相应的可靠性兼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上级规章制度执行可靠性管理,要监督实现企业的可靠性考核指标。第二,完善停电检修制度,提升停送电管理力度。供电企业要通过生产管理人员统一安排停送电检修计划,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从而实现一次停电、多家配合的形式,防止出现重复停电的情况,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计划外停电的现象。要按照时间制定相应的计划,通过调度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协调,将变电、线路、业扩以及农网改造进行充分的结合。

3.3选择智能熔断器

为保证供电可靠性,需要给配电网中增设熔断器,再线路发生故障时进行短路保护,在维修过程中,通过熔断器可以将停电范围缩短至最小,同时可以保证检修路段以及设备的安全性,进而保障检修人员的生命健康。但是传统的熔断器一般为跌落式熔断器,这种熔断器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拉分以及合闸操作,同时在拉分以及合闸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劳动强度,对于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一些雷雨、大雾天气,更是加大了整个检修作业的危险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选择智能熔断器来替代传统的跌落式熔断器。

智能熔断器在使用过程中有八大特点:第一,安全性,智能熔断器可以在距离操作现场20米之外通过遥控操作来实现分、合闸操作,同时还可以在远程控制室实现分、合闸操作,不再需要人工去完成分、合闸操作,使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第二,可靠性,智能熔断器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操作,保证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三,智能性,只需要通过遥控器或者GPRS终端即可完成相应的操作;第四,高效性,避免了以往人工操作需要攀爬等问题,可以快速响应;第五,突破性,智能熔断器解决了以往分闸时有拉弧情况出现的问题;第六,防盗性,该熔断器具有自动上锁功能,偷盗者无法将变压器所接的高压电断开,为变压器的安全提供保障;第七,便捷性,分、合闸灵活,触头耐用,接触性能良好;第八,预控性,当线路出现故障时,只需要遥控操作,就可以将故障危害降到最小。

结束语

提供配电网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不但能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还可以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供电系统的稳定,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将用户因为停电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本文的分析,“网格式”环网接线方式可以有效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可以选择用智能熔断器替代传统的跌落式熔断器,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思谋.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06.

[2]黄亮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价及优化措施[J].东北电力技术,2014,06.

[3]李艳琴.从专利角度对熔断器技术的分析[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