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蒋友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蒋友献

蒋友献

(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655400)

目的骨化性肌炎是骨关节系统较常见疾病,通过对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它有相似影像学表现疾病的认识、提高本病的诊断与鉴别相关疾病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基层影像学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结合文献,通过对本院部分病例分析、总结影像学特征。

结果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片与CT对肌肉的钙化敏感,MRI对软组织病变范围的确定优于X线与CT,故应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骨化性肌炎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104-01

讨论骨化性肌炎是肌腱、韧带、腱膜、肌肉及软组织中的异常骨化。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各种创伤、手术、神经损伤和炎症等因素刺激均可导致多能间叶或成纤维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进而引起局限性骨化性肌炎,部分病例虽无明显外伤史,但多发生关节部位,亦不能完全排除轻微外伤所致。因此,外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本病多发生于成年人,以男性较多,多发生于四肢大的肌群及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临床上分为Ⅳ期,即反应期、活跃期、成熟期、恢复期。肿块增大快、钙化快、消肿快,外伤1~2月可达10cm大小,活跃期表现为为发热,局部皮温高,压痛,质硬肿块;成熟期出现壳状骨性软骨;恢复期停止生长,常在1年后坚硬的肿块变小,甚至可完全消失,具有自限性。

骨化性肌炎影像学表现分三期:

一急性水肿期(早期)

X线平片见软组织肿胀,易漏诊,伤后2-6周可见密度不均的片状或层状高密度钙化影,之后钙化呈壳状骨性轮廓,与肌束方向一致,也可表现为羽毛样钙化或不规则密度不均钙化,病灶成熟,一般需要三个月以上时间,骨的沉积一般从外周向中央进展。CT除可发现软组织肿胀外,尚可确定受累肌肉的骨化,表现为形态不一的高密度钙化灶,而相对应的骨干皮质完整无破坏征象。MRI具有优势,发病最初2周,以周围水肿反应为主要特点,水肿区边界模糊,临床疼痛明显。

二增殖肿块期(中期)

约6周至6月肿块趋于局限,边界趋于清晰,X线、CT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环状骨化即“蛋壳征象”,MRI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清晰。

三钙化修复期(晚期)

约6个月,病灶局限,边界清,周边无水肿,异位骨化成分增多。X线、CT上表现为高密度骨化、钙化灶,常可显示成清楚的骨小梁结构。MRI表现为T1WI/T2WI上均为低信号。

鉴别诊断

1.骨肿瘤

骨化性肌炎早期阶段与骨或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上有相似之处,故容易误诊。两者鉴别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骨化”与“瘤骨”的影像学特征。骨化性肌炎的“骨化”成分为钙化的骨样组织和成熟的骨小梁,骨化影呈片状或不定形,其内可见骨小梁结构。而起源于骨或软骨的骨肿瘤可有“瘤骨”或“瘤软骨”形成,影像学表现有其特点。

①皮质旁骨肉瘤:好发于腘窝处,X线表现为骨旁分叶状骨性肿块,围绕骨干生长,与附着骨之间虽有细透光带分隔,但不完全分开。常有骨髓受侵、有骨膜反应、有增生骨与骨干间隙形成。

②骨外软骨瘤:好发于手足部或长骨附近,为软骨源性肿瘤,多为骨干骺端向外生长的局限性骨块,环状钙化常为其特征性表现。

③滑膜肉瘤:好发于四肢大关节,X线表现为跨关节生长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瘤体内可出现点状、片状、条状钙化。

④骨肉瘤:好发于骨干骺端,常中央钙化,呈离心性向周围缓慢扩张。而骨化性肌炎的骨化为由外向内进行,中央为软组织,外围为骨质,中央区最后骨化呈离心性成熟征象。当X线表现不典型时,CT检查能早期发现钙化沉着,有利于早期诊断。MRI在急性期和其它时期依靠水肿的特点能够排除恶性疾病的演变。T1WI呈低信号,T2WI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弥漫,边缘模糊,不含钙质。增殖肿块期T1WI和T2WI信号壁早期都可减低,病灶边缘的钙化表现为边缘低信号环。出血和纤维化后的含铁血黄素沉着也表现为低信号环。且这个低信号环在病变的成熟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清楚,这是骨化性肌炎的典型表现。尤其在动态观察中它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2.滑膜骨软骨瘤病

位于关节囊或黏液囊内骨软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密度较淡,周边围绕卓致密环为特征。

3.肌腱、筋膜、韧带骨化

多属退变的一部分,与慢性积累性损伤有关,常在中年以后出现,往往合并其他退行性改变,肌腱、筋膜骨化通常开始于骨表面的粗糙和隆起的部位,并呈刺样突起。

4.钙质沉着症

局限性钙质沉着症常位于皮下,显示出无定形的致密钙斑,最多见于手足的指(趾)骨末端邻近软组织内,尤以掌侧好发。

弥漫钙质沉着症:常见于四肢易受创伤的部位,如手指掌侧,肘部伸侧、膝部前面几髋部的两侧等。表现为致密钙斑,常多沿患部的长轴呈带状分布。

5.医源性软组织钙化

①截瘫后软组织钙化:钙化多在受损脊髓节段的平面以下,可呈絮状或团块状。②烧伤后关节旁钙化(骨化):早期为无定形的钙化。

③髋关节置换术后钙化:无特征。

④褥疮性钙化:斑片状或絮状钙化。

⑤肌肉注射后钙化:多发的斑点状钙化,往往两侧对称性分布于臀部软组织。

6.软组织水肿

须与骨化性肌炎早期相鉴别:可为炎症、外伤、淋巴液瘀滞所致,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可弥漫性肿胀,肌肉与肌肉间脂肪线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无明确分界,皮下脂肪层增厚,密度增高或见粗大而模糊的条纹状影或交织成网状。

综上所述:

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程、组织学密切相关,基本一致。而发生骨化和钙化的疾病又较多,尤其是早期与一些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有相似之处。因而掌握骨化性肌炎各期的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法对提高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基层影像工作者需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