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手术中应用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十二指肠手术中应用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的价值分析

童德敏

童德敏(湖北省嘉鱼县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27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于十二指肠手术中接受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实验组术中行经胃十二指肠单管造瘘,对照组行传统的多管造瘘。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天,所有患者均经造瘘管行十二指肠造影,未发生造影剂外漏,遂通过造瘘管行肠内营养,14天后将造瘘管拔除。随访过程中经消化道钡餐、超声及CT检查,实验组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十二指肠手术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17-02

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是在十二指肠手术中预防十二指肠瘘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而肠瘘是腹腔手术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文献报道临床上发生肠瘘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5%,而80%的肠瘘都是由医源性操作引起的[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于十二指肠手术中接受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了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于十二指肠手术中接受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于本次研究前自愿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实验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4-56岁,平均(39.7±8.5)岁;Lueansl分级:Ⅰ级13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病因:十二指肠外伤破裂1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十二指肠壶腹结石嵌顿缩窄性乳头炎3例。对照组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0岁,平均(40.2±9.3)岁;Lueansl分级:Ⅰ级14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2例;病因:十二指肠外伤破裂1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十二指肠壶腹结石嵌顿缩窄性乳头炎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均接受穿孔修补网膜覆盖术;十二指肠外伤破裂的25例患者中,10例接受局部清创修补术,6例接受带血管蒂游离空肠补片修补术,9例接受肠道端端吻合术,溃疡穿孔及外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对周边的受损的组织及脏器进行相应的处理。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均接受肿瘤局部切除术,十二指肠壶腹结石嵌顿缩窄性乳头炎患者均接受乳头切开成形术。手术完成后,实验组选取26Fr胶乳T型胆管引流管,将T型管横臂剪除。于胃前壁作一荷包缝合,所用丝线为不可吸收丝线,于中央部位将浆肌层切开,在粘膜层被切开后,于T管前端作3个测孔后将其插入,经幽门至手术区域,T管的尖端略超过手术区域。将胃部的荷包收紧并结扎,再在首个荷包的外围作一荷包缝合。将造瘘口周围的胃壁组织与造瘘管戳出腹壁位置的腹膜缝合固定,确保造瘘管与腹壁皮肤的相对固定,并于手术部位常规放置引流管。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方法行多管造瘘。

1.3评价标准

治愈: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引流量正常,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得到显著的改善,术中、术后及随访期内未发生并发症;好转:手术过程中患者未发生失血性休克,术中的出血点在经过处理后得到控制,术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术中、术后及随访期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效:患者于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大量出血,症状及体征并未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术中、术后及随访期内发生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随访

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7.4±4.8)个月,随访率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天,所有患者均经造瘘管行十二指肠造影,未发生造影剂外漏,遂通过造瘘管行肠内营养,14天后将造瘘管拔除。随访过程中经消化道钡餐、超声及CT检查,实验组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见表1。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有效率(%)X2P

实验组252320100.04.3480.037

对照组25183484.0

3讨论

肠瘘的发生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即使经过治疗得以存活,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都是巨大的,故如何降低肠瘘的发生是每一个胃肠外科医师所关注的焦点。十二指肠位于后腹膜之后,其供血动脉为终末动脉,无肠系膜附着,故手术操作的空间较小[3]。且胃液、胰液及胆汁均由十二指肠通过,尤其是胆汁与胰液,极易在肠管受伤后对局部形成腐蚀与刺激,造成肠管的扩张,增加了患者于术后发生肠瘘的风险[4]。以往所使用的造瘘引流管固定效果不佳,消化液易从引流管旁渗出导致并发症的发生[5]。而我们所使用的T型管弹性较高,管径较宽,引流较为通畅。造瘘部位与腹壁间的固定十分紧密,导管直达十二指肠内部,持续引流使得十二指肠所承受的压力较低,十二指肠的创口在空虚的状态下更容易在术后愈合。且当前在术中所做的造瘘均为单管造瘘,其操作过程较以往所使用的多管造瘘更为简便。

本次研究中,我们的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天,所有患者均经造瘘管行十二指肠造影,未发生造影剂外漏,遂通过造瘘管行肠内营养,14天后将造瘘管拔除。随访过程中经消化道钡餐、超声及CT检查,实验组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综上所述,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瑞银,杜兵强.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85-186.

[2]顾宏,阮汝娟.双管造瘘减压在困难十二指肠残端处理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70-1171.

[3]赵瑞银,杜兵强.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00-101.

[4]袁鑫生,韩国秀,杨德全等.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2例诊治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46-47.

[5]丁胜文,刘涛.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