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动大收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小活动大收获

吴刚

——中职学校“活动育人”之探讨

◆吴刚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职教中心444200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共性是学习基础、主动性差,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综合素质普遍较差。这一现象日益引起了教育者的困惑和忧虑。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我深知,活动是育人的载体。如何策划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高道德认识,锻炼意志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这是我一直在思索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现状活动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全员育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告诉我们育人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地、艰巨地、复杂的过程。在育人的工作中,德育又显得至关重要。一提起德育工作,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家都有一种同感:难。但是,面对一群本就徘徊在淘汰边缘的学生,再难也必须做,而且要做得更加努力,更加出色。为此,我校通过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得失,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将“活动育人”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德育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现将我校“活动育人”的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确定活动主题

个人认为,开展任何一项活动,既然开展了就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有所获、有所成长,否则就干脆不开展!这就需要我们对活动主题进行慎重选择。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每个学期确立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所有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例如:我校今年下半年确定的活动主题是:“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围绕这一主题,我校先后开展了“校园文明用语征集活动”、“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出行”活动、学生礼仪知识讲座等。

二、落实全员育人

1.学生违纪偶遇负责制让教职工不再做学生成长的旁观者。在我校,教育学生绝不仅仅是班主任、年级主任、政教主任、德育副校长的事情,学校制定有学生违纪偶遇负责制,强调任何一名学校工作人员,不论你是教师还是保洁员,不论你是校长还是锅炉工,只要你遇到了学生的违纪行为,你就有责任和义务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稳定事态,并报告相关学生管理部门。规定也明确提出所有教职工在校期间都要从行为习惯、衣着穿戴、语言文明等各方面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时时受到好的影响。这一制度的实施经历了最开始的不配合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与配合,再到现在已成为了教职工的习惯。使我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走在校园的各处,学生乱丢乱扔、口吐脏话、疯疯打打等不良现象都大为减少。

2.任课教师深度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我校结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赋予任课教师考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的权力,以班为单位成立学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学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共同管理班级。对于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共同开展班级管理一事,学校明确了相关要求与考核指标。随着任课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特别是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增多,任课教师在班中的威信也得到了提高,任课教师上课的效率也水涨船高了。教师们由开始的不愿慢慢变为了自愿与主动,现在很多任课教师都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让我校学生管理效果有了大的提高。

三、以活动为载体,让良好习惯在活动中定型

1.每周一次的升降旗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仪式上,每一位教师用身教引导学生,使纪律意识、爱国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2.每周一次的德育视频观看活动。该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生活,更好地教育引导了学生向上、向善。

3.每周安排一次学生社团活动。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从2013年开展了学生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意愿及特长,开设了文学社、篮球社、足球社、乒乓球社、羽毛球社、志愿者社、棋类社、舞蹈社、手工社、播音社、农艺社、阳光心理社等共计19个社团。目前社团开展情况良好,学生都觉得兴趣爱好得到了发展,同学之间因兴趣而结社增进了友谊,对学校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

4.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科技体育艺术节。届时学生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的特长与能力都能有机会展示与比赛,让学生培养和发展自身能力的干劲更足了。目前艺术节已开展了六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每学期进行两次远足拉练活动。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一律严格要求,认真参加,拉练活动培养了师生的团队精神,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每学期举办面向全体学生的技能大赛活动。让学生立足专业,夯实基础,在课课练、周周比、月月赛中巩固所学技能,形成自已的专长,最终定型为终生受益的“专功”。

7.定期举办各种目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与讲座。这些每年都要开展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震撼学生心灵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事可做,有心可操,有舞台可展示,有观众可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