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周丽萍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214155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非LVH)与观察组(LVH),对24h的动态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进行观察,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h平均舒张压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异与左心室质量指数为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同血压变异性,特别是同收缩期的血压变异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在临床中,对高血压疾病的预后以及诊断进行判断主要通过靶器官损伤与血压变异性之间的关系进行[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8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对原发性高血压LVH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68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非LVH)与观察组(LVH),两组分别有23位患者与45位患者,所有患者都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有26位女性患者,42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0岁到9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2±10.1)岁。病例排除标准:伴有同高血压没有关联的心脏疾病;患有糖尿病患者;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

1.2方法

使用血压监测仪,将袖带在患者上臂绑好,采取剪短自动充气的方式对患者24h的血压进行测量。监测包含:24hDBP(24h平均舒张压)、24hSBP(24h平均收缩压)与相应变异性24hDSD、24hSSD;n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SBP(夜间平均收缩压)与相应变异性nDSD、nSSD;dDBP(白昼平均舒张压)以及dSBP(白昼平均收缩压)与相应变异性dDSD、dSSD。血压读数有效标准:脉压在20mmHg到150mmHg,舒张压在40mmHg到150mmHg,收缩压在70mmHg到260mmHg。有效的24h动态血压读数应该在监测数目的80%之上[3]。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的频率设置在2.5MHz到3.5MHz之间。要由专业人员采取相应的检查,对LV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PWT(左室后壁厚度)以及IVS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进行测量。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标准:女为左心室质量指数大于110g/m2、男为左心室质量指数大于125g/m2。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采取t检验,数据用正负平方差表示,当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nDSD、dSSD、nSSD、dDSD以及24hSSD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同24hDSD、nDSD以及dDSD没有关联,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同nSSD、24hSSD以及dSSD呈现为正相关性,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h平均舒张压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压情况对比见表一。

3讨论

左心室肥厚也属于靶器官的损伤,通过对血压变异性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血压所表现出的变化主要同靶器官的损伤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nDSD、dSSD、nSSD、dDSD以及24hSSD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同nSSD、24hSSD以及dSSD呈现为正相关性,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变异性的程度越大,越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厚。预测靶器官损伤的标志就是舒张压的变异性[4],本组研究的患者中大部分为收缩期的血上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血压变异性的加强,会造成血压在生理调节方面的正常功能,这时心脏就会长时间的承受高负荷,导致心肌胶原发生增生、小血管出现樱花,引起左心室肥厚[5]。

总之,左心室肥厚同血压变异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发生改变时的峰值,对于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的不良事件以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者是减少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林涛,丁元芳,张姝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10):122-124.

[2]周春绵,王陆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33(05):1100-1102.

[3]张丽.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7):63-64.

[4]徐芬,汪一波.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及尿微量蛋白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1003-1005.

[5]吴桥,陈多学,江荣炎,等.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2,16(10):1514-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