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孟颖

孟颖(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医院内科221143)

【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名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对照组用血栓通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ADL评分和临床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能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并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血栓通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脑功能损害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治疗应尽早溶栓,但很多病人因缺乏这方面知识而失去溶栓机会,况且溶栓应掌握适应症,且需承担脑出血之风险,故对极多数患者宜采取综合措施。我科从2009年4月~2011年4月对住院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血栓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6例2009年4月~2011年4月由急诊收住院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1]制订的诊断标准,发病后经颅脑CT排除出血等颅内疾患,发病72小时之内。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45~77(60.2±7.1)岁;其中大脑半球梗死15例,脑干梗死8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47~75(59.6±7.5)岁;其中大脑半球梗死15例,脑干梗死8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l加血栓通注射液20ml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低分子肝素钠3000单位皮下注射,1次/12小时,联合血栓通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加用维生素肌注。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合并用药:如发生消化道出血,或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可使用相应的药物。如发生颅内出血则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同时停用低分子肝素钠、血栓通等相应药物。

1.3实验室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血常规、血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及肝肾功能。

1.4疗效评定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1]:(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99%;(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5%~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4%以内;(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6)死亡。其中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定为有效。无变化﹑恶化﹑死亡定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别为(20.86±1.15)和(11.65±1.0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21.13±1.11)和(15.74±0.8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55.56﹪),显著进步6例(27.78﹪),进步3例(11.11﹪),无变化2例(5.56﹪),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27.78﹪),显著进步7例(27.78﹪),进步2例(16.67﹪),无变化7例(27.78﹪),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2.3不良反应所有病例用药后均无出血现象。低分子肝素钠组中有2例出现注入肢体一过性血管发红和轻度胀痛,均未影响治疗。全部病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糖,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所供区域血流减少,出现缺血灶,缺血区的组织发生坏死,溶解[2]。在缺血灶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其中花生四烯酸有诱发脑水肿的作用,血栓素A2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因而产生脑梗死区域迟发性微循环障碍。本研究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比但纯中药制剂血栓通为优,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ADL两项评分具有非常显著意义,临床收到满意疗效。[3]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血酶III(ATIII)依赖性抗Xa因子活性,药效学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钠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本品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源活化物,分子量>6000D制剂影响凝血功能APTT略延长。产生抗栓作用时,出血的可能性小。本品无致突变作用,亦不影响生殖功能和胚胎发育。[4]其分子量小,与血浆蛋白非特性结合力较低,易吸收,具有高生物利用度,不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可增加细胞表面负电荷和抗凝聚集作用及预防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凝血过程,同时增加脑血流量。而血栓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纤作用,抑制血栓形成,增强心脑细胞抗缺氧能力,并对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二者合用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病诊治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997:381-383。

[2]吕佩源,胡爱祥,李玲,等.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4):208~209

[3]刘举祥,车峰远,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与对照研究.中风与神经病杂志,2000,17(1):1-5.

[4]刘树杰、贺同页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80例疗效评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9,11(1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