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黄超饶江波

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1

摘要:本文从项目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入手,阐述核算程序、做好核算的基础工作、各部门职责以及核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评析。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核算职责

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有机构成了成本管理系统。成本核算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在目前因为安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点多、战线长、分布面广,项目上的分权管理已经造成管理机构宏观上不同程度上的失控。因此,组织好成本核算,对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表现为: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1.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的原则。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根据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有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不起来,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核算对象确定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脱节。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划分的过粗,把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不能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工程成本的升降情况;当然,成本核算对象如果划分的过细,会出现许多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增加核算工作量,又难以做到成本准确。

2.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方法。1)、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如发电厂房本体)应尽可能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3.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4.同一工程项目,由同一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工程量较小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5.工程成本明细帐的建立,成本核算对象确立后,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应按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帐,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以便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二、成本核算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以确定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2.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3.将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工程成本。

4.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5.将己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中。

6.结转期间费用。

三、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有关费用的界限,正确计算工程成本,应设置“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间接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

1.“工程施工”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应按工程项目或单位工程设置二级科目;该科目贷方记录已完工程成本。

2.“机械作业”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应按承包工程和机械类别设置二级科目;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其他业务支出"和“专项工程支出”等科目的费用。

3.“辅助生产”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非独立核算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施工、产品生产、机械作业、专项工程等生产材料物资、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和“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的费用或成本。

4.“间接费用”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现场性费用支出。

四、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及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1.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

2.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

1)计划(经营)统计部门:编制预算及内部结算单价,按成本核算对象确认当期已完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和未完工程情况,编制工程价款结算单,及时同业主和分包单位进行结算。

2)劳动工资部门制定项目用工记录、统计制度,收集班组用工日报表,建立项目用工台账,编制职工考勤统计表、单位工程用工统计表。编表时,要符合如下公式:职工人数×日历天数=各项目(生产)用工工日之和+非生产用工工日+各类休假日。

3)物资管理部门:搞好计划采购,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按经济批量采购,降低存货总成本;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做好修旧利废工作,耗料注明工程项目或费用项目;加机械设备的调度平衡和检修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机械设备运输记录和机械费用的分配资料。

4)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成本核算的中心,全面组织成本核算,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参与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开展成本预测,进行成本分析。

五、费用核算与分配工程成本核算

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根据有关资料,通过“工程施工”科目进行汇总,然后再直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总的原则是: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分不清的需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项费用的核算方法如下:

1.人工费的核算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施工任务书和承包结算书等,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财务部门据以编制“工资分配表”,按受益对象计入成本和费用。

2.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费用一般能分清为哪个工程项目所发生的;采用计时工资制度的,计入成本的工资应按照当月工资总额和工人总的出勤工日计算的日平均工资及各工程当月实际用工数计算分配;工资附加费可以采取比例分配法;劳动保护费的分配方法同工资是相同的。

3.材料费的核算应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划分工程耗用与其他耗用的界限,只有直接用于工程所耗用的材料才能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成本项目,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耗用的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所耗用的材料,应先分别通过“间接费用”、“机械作业”等科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分配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成本的均衡性问题,施工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人、材、物的投入也有其不同,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也都有其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注意这些。

1.筹建期存在的问题,施工项目在筹建期间是一般是没有产值的,费用除计入固定资产及福利费以外,其余一般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工程开工后分期摊入成本。也就是说,成本费用在当期不体现,这样可以避免工程项目在筹建期就出现人为亏损的现象。

2.正常施工期存在的问题,北方冬季不能施工,但也要有费用发生,发生的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属于未完工程性质的,应计入相应科目核算,如果来年开工后,有可靠的价款收入,则当期发生的费用不予结转,待开工后一次或分期结转,否则直接计入当期成本。

3.收尾阶段存在的问题,正常施工期应对收尾的费用予以充分估计,通过预提费用计入成本,这样可以防止工程先盈后亏,也能保证工程收尾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文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6(8):143-143.

[2]黄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控问题的思考[J].市场观察,2016(z2).

[3]黄有任.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和控制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