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赵宏峰

黑龙江室康检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

摘要:针对建设项目实施的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对于环境标准的选用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验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围绕环保验收监测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环境评价报告书、现场勘查、验收监测方法和布点、验收环境标准的选用、注意事项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环保验收、监测、建设项目、环境标准

1引言

所谓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具体指的是由具备验收资质的监测机构单位根据环境评价报告书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批意见,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监测手段、技术和方法,以得到客观、真实、准确的监测结果,根据结果对环境评价报告书的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判断。通过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可以更好的监督建设施工单位能够认真履行国家行业的法律法规,承担好企业的环保责任和义务。

2环评报告书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初期,由监测单位委派专业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授予权利并明确职责。监测人员接手建设项目后,应认真阅读项目的《环评报告书》,对其中的一些环境影响因素或因子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所参考的主要依据是相关机构部门审批的环保验收清单,查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与环保验收清单的事项内容吻合。

3现场勘查

在这一环节主要涉及到四部分工作内容,分别是对项目现场的勘察资料进行综合检查、针对现场勘查资料包含的内容确定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需要进行的勘察事项和内容、对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的指标及范围进行明确、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其中,对项目现场的勘察资料进行综合检查是指对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文件批复等内容进行阅读,熟悉了解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与环境相关的工艺技术、防控措施、环保要求等内容,如建设项目概况、建设环保的标准和范围、环保工艺技术和措施、环保的各种数据信息和图表资料等,在上述现场勘察资料了解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环保监测现场勘察。环保验收监测的现场勘察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对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勘查,如在项目现场检查生产设施和设备、污染物或排放物的处理措施、建设内容是否与环保工艺设计中的内容相吻合、生产原材料是否满足环保设计的要求;二是检查项目环保监测点位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如固液气废弃物的监测位置、技术设施的标准和技术工艺、取样位置和取样方式等,检查上述内容是否达到环评批复的要求;三是结合国家和行业内的规定、规范和标准来确定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的具体项目;四是在确定监测的具体项目后进一步根据行业内的技术规范确定监测的具体方法和频率。除此之外,监测人员还要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政府和环保监管部门的引发或公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指标范围进行检查和核对,如果政府或环保监管部门已经明确对建设项目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或指标,应根据这一标准来进行保验收监测指标及范围的明确。另外,监测人员要对建设项目的环保组织机构、环保制度、环保技术措施、环保监督以及环保档案资料等内容进行检查。

4环保验收监测方法及质量保证和控制

建设项目的环保验收监测方法必须采用国家和行业最新公布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要采用与建设项目的排放标准和质量标准相适宜的监测方法。为了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监测点位示意图与所采用的技术规范或标准相一致。在检测质量控制方面,工作人员可从三大环节入手:一是采样布点环节。如水质采样,必须首先对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工艺流程和处理措施十分熟悉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采样过程中,要确保采样器的清洁度,以免污染水样,同时注意采样容器的材质应满足实验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由于污染因子或保护剂有所差异,因此现场采样中对于悬浮物、石油、含有硫化物或氰化物的液体,应单独进行采样。二是实验分析环节:实验中除了进行样品实验之外,要严格进行空白试验。另外,工作人员要确保对10%的样品进行平行样和加标样的分析,确保平行测定的结果误差在实验方法的结果误差范围内。三是实验数据处理环节:实验人员应认真严谨地做好原始分析记录,对于未检出的样品必须给出实验方法的检出限浓度。对实验监测得到的数据以及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均应进行再审核,经过校核后再形成完整报告。

5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

环境标准的选用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结果是否准确,因此,监测人员必须重视这一环节,熟练应用相关的环境标准。在标准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环境标准必须与污染物排放的标准相匹配。常用的环境管理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如水环境、气环境、固废环境、声环境,在环境标准中分别有相对应的指标和要求。在各自的功能区范围内,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必须与污染物环境质量的所在类别一一对应。如水功能区符合国标中的Ⅱ类标准,则该区域内的水污染物只能是二级标准,在此标准范围内进行环保验收监测的分析和评价。二是不同的环境标准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由于环境的规范和标准众多,因此在适用性方面也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在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或监测对象来进行选择和应用,不能混淆各个标准。监测人员要注意区别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标准适应范围进行重点区分,如果在国家标准中没有明确说明的,而地方标准中含有的内容,应将国家和地方标准综合起来执行,首先依据国家标准,再依据地方标准进行细节的补充;如果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都有明确说明的,应执行地方标准;如果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说明,地方上没有具体规定的,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另外,在环境标准方面,还要注意区分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内的具体排放标准。由于行业内的排放标准具有更多的行业特征性,因此在行业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上通常更强,因此,监测人员在遇到既有综合排放标准又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情况时,可有限采用行业排放标准,如果没有行业排放标准时,采用综合排放标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不能交叉执行。

6使用环境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监测人员使用环境标准应注意特殊条款的规定,比如在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通常会含有特殊的情况,这对这些特殊情况或特殊条件,监测人员应认真区分,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确保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7结语

总之,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环境标准的选择至关重要。从业人员一方面要熟悉各种法规、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不断提升监测工作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我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监测中的技术问题和建议,张霖琳,金小伟,吕怡兵,等,《中国环境监测》,20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