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合抗抑郁药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认知结合抗抑郁药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

余升晋1刘海霞2

(1德宏州中医医院精神科云南芒市678400)

(2德宏州中医医院药剂科云南芒市678400)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结合抗抑郁药方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开始时间为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0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0例抑郁症患者,以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纯抗抑郁药物方案,观察组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方案,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HAMD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开展。

【关键词】认知疗法;抗抑郁药;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061-02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疾病特征主要为心境低落,常常伴有激越、焦虑、自杀念头、无存在感、身体症状、精神迟缓、生理功能障碍等[1]。抑郁症还有一个别称“隐形杀手”[2],因患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加之自杀具有一定的完整性、隐蔽性、成功性,导致对患者自杀行为防不胜防[3]。患病率高达6.1%~9.5%,并且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状态,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并且约有50%的患者伴有复发史[4-5]。目前,该病已经是世界各国疾病负担之一。因此,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进行科学性、有效性的治疗,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社会安全。研究表明,药物疗法与行为疗法是抑郁症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认知结合抗抑郁药方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见以下内容。

1.病例选择与方法研究

1.1患者情况

本文开始时间为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0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0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的纳入例数为54例,女性患者纳入例数为36例,年龄最大纳入值为64岁,最小值为21岁,年龄平均值为42.37±2.1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充分享有知情同意权。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纯抗抑郁药物方案,观察组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方案,每组患者纳入例数均为45例,并且在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差异等基础资料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的选择

1.2.1对照组选择单纯药物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2周为帕罗西汀或者氟西汀的治疗,随后增加药物剂量,直至20-60mg/天,对患者进行12周的治疗,并且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治疗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共进行6个月的随访。

1.2.2观察组选择联合治疗方案,药物疗法同对照组,认知疗法的具体内容主要为:(1)告知患者认知疗法的重要环节在于积极参与与主动配合,并让其充分理解其重要性。明确治疗的目的,并对突出的问题进行关注与解决。这样会使得患者充分认识到:认知疗法能够教会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成为自身的治疗师,明确治疗方案的时间限制,一般抑郁患者需要进行12次的治疗。(2)认知疗法的结构性较为突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提前对患者进行情绪状态的评估,回顾患者上1周的情绪状态,并与患者一同制定本周的治疗方案主题,引导患者反馈上次治疗的相关内容,不断进行家庭作业的复习,并在会议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探讨,重新布置下一项的家庭作业。(3)认知疗法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正确识别自身功能失调的信念与想法,并认识到这些失调的想法与信念对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并指导患者作出正确的反应。(4)利用认知疗法,对患者自身评价低、自责、自罪等不良的情绪进行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1.3观察指标

探究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与在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HAMD量表评分情况,其中治疗有效率的评价依据为HAMD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6],其中减分率大于或等于75%,表示为治愈;≥50%~75%表示为显著进步;≥30%~50%表示为好转,低于30%表示为无效。有效率=(治愈人数+显著进步人数+好转人数)/总人数×100。其中HAMD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用的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数据均来自于本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可靠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探究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组间差异

在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认知疗法是以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借助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对患者的不良认知行为进行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7]。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将患者不合理认知问题作为着眼点,并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其改变对自身、对他人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而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问题[8]。认知疗法的基础为实验研究,而理论框架包括社会心理、信息过程理论、认知心理等[9]。认知疗法将认知影响机体自身的情感与行为作为理论假设,能够对多种的心理障碍疾病进行治疗,最常见的主要为抑郁症与焦虑症,并且其可靠性与真实性得到了研究的证实[10]。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失功能状态、负性思维等,而认知疗法能够改变患者的认知思维模式,改善思维僵化的程度,从而起到改善抑郁症的效果与目的。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选择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在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HAMD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与优势。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君,胡卫疆,高雅坤,等.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改善产后抑郁症状的效果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8):23-26,后插1.

[2]于明,曲秀杰,张云,等.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改善抑郁症认知功能62例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2017,(10):102-103.

[3]叶凤珍,陈远岭,张金霞,等.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2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