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穿孔内镜处理怎么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食管穿孔内镜处理怎么做

曲木马里

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614300

食管穿孔是患者食管缺乏浆膜层保护,若发生穿孔情况会造成机体出现脓胸或者纵膈炎,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该疾病发病率是很低的,但病死率很高,直接威胁生命健康。随着现代医疗事业进步发展,临床采用内镜治疗食管穿孔患者,其中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症的金标准,效果显著,便于达到远期疗效。现讲讲食管穿孔内镜的处理办法,让大家有所了解。

一、病因

食管穿孔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很低,根据疾病类型划分成自发性与医源性两种类型,前者诱导因素是食管异物、剧烈呕吐或者肿瘤等,食管穿孔中比例为15%,很容易误诊,可能与自发性气胸、心肌梗死与急性胰腺炎混淆;后者主要是实施粗径、斜视内镜时造成。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各项狭窄扩张术广泛应用,造成食管穿孔率明显增加,辅助器械机械损伤、热损伤或者固有肌层切除均会造成穿孔,同时食管较狭窄、重度炎症、解剖异常或者恶性肿瘤也会增加穿孔的风险,因此切实采用对症处理具重要意义。

二、识别食管穿孔与处理原则

从以往临床经验来看,口咽部或消化道微生物、消化液或者分泌物渗入会造成纵隔被污染,穿孔时间较长则污染程度会明显增加,因此早期诊断疾病很重要。内镜治疗期间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穿孔征象,如内镜下存在毗邻纵隔结构、充气状态难持续、相关组织撕裂或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等,采用食管造影检查能早期发现小穿孔,明确穿孔后对管壁缺损大小、位置与边缘需要全面系统化评估,便于后续合理选择内镜下闭合技术。其次,处理食管穿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早期对食管腔完整性重建,另一方面是对管腔外污染物合理处理,同时给予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鼻胃管引流、营养支持与系统化抗感染治疗是很有必要的,立即封闭穿孔创面预防发生纵隔污染,实时监测患者各生命体征,给予适量覆盖口腔定植菌的广谱抗生素,完成胸部CT检查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液体进行整体性判断,有必要的话邀请心胸外科会诊。

三、食管穿孔内镜的处理办法

经调查研究显示,为了避免消化道内容物渗出腔外引起纵隔感染或腹膜炎,采用内镜下闭合穿孔治疗能提高疗效,术后患者不容易发生粘连并发症,具有操作简便优势,弥补传统开放手术的严重创伤性,最大程度实现微创化。给予患者内镜治疗时要将注气方式转换为二氧化碳,避免术后发生纵膈气肿并发症,在气管插管下合理开展操作流程,同时合理选择内镜闭合技术具重要意义,常见器械如下:

(一)经内镜钳道金属夹

经内镜钳道金属夹早期被应用在止血方面,随着医疗器械不断改进,其在闭合医源性穿孔或缺损中被广泛应用,操作期间需要尽量沿着穿孔边缘确保夹闭,夹在穿孔最远端尽量对其裂缝两侧黏膜,避免黏膜部分重叠对手术视野造成直接影响,有效的固定黏膜层与黏膜下层组织,效果是可观的。

(二)食管支架

临床治疗恶性狭窄患者往往采用自体膨胀式金属支架,主要包含全覆膜与部分腹膜两种类型,前者两端没有膜覆盖,深入嵌入食管不容易取出来,完全覆盖食管缺损部位确保患者经口摄入营养时避免污染纵隔,同时支架会促进上皮组织再生,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患者穿孔24h放置食管支架能预防后续并发症发生,建议去掉支架的时间是3-4周,采用牵引绳体外固定或金属夹固定支架等形式避免支架发生移位,待取掉支架后采用食管造影对缺损愈合情况全面判断,有异常情况发生告知医师采用针对性处理。

(三)内镜下缝合装置

随着医疗事业发展,腔内缝合技术能提高食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其属于新型的缝合术,将带有缝线的弯针穿刺组织后采用套筒在对侧进行捕获缝线针尖,最后将套筒释放并完成缝合即可,保持内镜直视下完成消化穿孔连续间断缝合操作流程,不会受到穿孔大小的限制。其次,采用内镜辅助负压闭合治疗该病症患者效果良好,属于新型的内镜下引流技术,治疗方法是:在内镜下将外套管发放置在食管脓腔内部,退出内镜后经外套管将推送器把海绵状物质放置在脓腔内部,再次明确位置后与负压泵连接抽吸脓液,每隔1周更换1次海绵,治愈率较高。

综上所述,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适应证在不断拓展,给予食管穿孔患者内镜闭合技术治疗能实效高效、微创化闭合穿孔与管壁缺损的目的,以穿孔特征与临床特点为基点合理选择内镜处理方式是很重要的,显著提高闭合成功率,保持内镜直视下完成食管穿孔缝合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