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靳舒雅刘霞李波

(国药东风花果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产妇252例,根据其产后发生产褥感染与否分为未感染组228例和感染组24例,探讨瘢痕子宫孕产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年龄≥35岁、巨大儿、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是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及早预防和诊治,以减少瘢痕子宫孕妇产褥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瘢痕子宫;产褥感染;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67-01

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被称为瘢痕子宫,瘢痕子宫最常见的原因是剖宫产[1],我国孕产妇首次妊娠剖宫产率可高达50%以上,致使二胎政策放开后,瘢痕子宫孕产妇急剧增加。瘢痕子宫孕产妇与正常孕产妇不同,她们合并并发症和再次剖宫产的几率均较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产褥感染发生[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产妇252例,分析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产妇252例,根据其产后发生产褥感染与否分为未感染组228例和感染组24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符合瘢痕子宫的诊断标准,年龄均大于18岁,孕周均大于37周。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子宫肌瘤及恶性肿瘤、既往流产史、多囊卵巢及垂体肿瘤、产前合并有泌尿及生殖系感染疾病者。

1.2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瘢痕子宫患者的年龄、新生儿出生质量、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高脂血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临床特征的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感染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年龄≥35岁、巨大儿、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和2。

3.讨论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期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剖宫产使临床上这一感染率有所增加,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3]。目前,有研究[4]表明BMI≥30kg/m2和生殖道感染等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相关。而我国二胎政策开放以后,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成了一个必须要研究的课题。蒋凤芳等[5]研究表明瘢痕子宫孕产妇的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有可能增加了产褥感染的机会。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产妇252例,探讨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表明,感染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年龄≥35岁、巨大儿、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可导致胎盘早剥,胎盘早剥严重者急诊剖宫产使产后出血和感染率增加。血液是病原体最好的培养基,这为细菌滋生导致产褥感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6]。而产后出血的孕产妇又常常伴有组织的缺损,黏膜屏障的缺损为细菌的繁殖和扩散提供了温床。这些都是导致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是瘢痕子宫孕产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及早预防和诊治,以减少瘢痕子宫孕妇产褥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汪茜.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8):75-77.

[2]肖菊.瘢痕子宫孕妇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细菌学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8):963-965.

[3]石磊.检测指标对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诊断率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8):3414-3420.

[4]刘丽学,云海霞,王菲,等.影响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515-518.

[5]蒋凤芳,李怡澄,赵赛婉,等.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7):1608-1611.

[6]李媛,吴芬英,孙琦,等.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志,2014,24(23):5937-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