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分析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

刘朝聪

沈阳丽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10000

摘要:针对目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应用接地系统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的种类及其相关的应用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接地系统技术;IT系统;TN-C-S系统;TN-S系统

接地系统技术是保证建筑电气工程作用稳定性的关键。而市场环境中的个别接地系统技术种类,难以满足现代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需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常用的接地系统技术出发,找出具有适用性的技术以扩大应用。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优化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提高系统技术的作用效果。

一、研究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建筑电气设备以及电气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人员通过保证接地系统施工质量,来提高建筑物内部各种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然而,由于我国对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就使得其应用水平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在实际应用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的过程中,常伴随着或大或小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对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种类以及应用方法的科研力度,以提高建筑物电气工程的建设使用安全稳定性。

二、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种类

1.IT接地系统

IT接地系统是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是经高阻抗接地的三相三线式接地系统。该系统具有只接线电压、无中性线N、无相电压以及保护接地线PE各自独立的特点。当建筑物电气设备运行发生单相接地时,IT系统能够降低外壳携带的故障电流。这就意味着建筑电气系统就不用切断故障线路,其仍能超常运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系统不适用于大量单相的现代建筑工程,因此不能配出中性线N。因此,相关建设人员在应用建筑接地系统IT技术时,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系统技术,以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稳定性。

2.TT接地系统

TT系统是常用于建筑物供电来源是公共电网的三相四线接地系统。其应用特点为能够实现保护接地线PE与中性线N的无电气连接,这就意味着建筑电气设备的PE线接地是与中性点接地分来的。在此情况下,电气系统运行就不会受到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的影响。而且,即使中性线N线带电,PE线也不会带电。TT接地系统只要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保护接地的灵敏度低,电气设备外壳才会带电。由此可以看出,当TT接地系统作用于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应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于现代智能建筑时,由于涉及的用电设备众多,要想实现设备运行的独立接地较为困难。因此,在当前智能建筑的市场环境中,很少采用TT接地系统来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TN接地系统

TN接地系统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三类,分别是:TN-C系统、TN-S系统以及TN-C-S系统。其中TN-C系统也被称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的统一,即PEN线。这种接地系统技术虽然对故障的灵敏度较高以及线路设置经济简单的特点,但其仅适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电气设备场所。TN-S系统常用于建筑物内含有独立变配电所进线操作的三相五线接地系统。其不仅能够实现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的共同接地,还能保证两线间不存在电气连接。而TN-C-S系统则是由上述两种系统共同组成,其不仅能够在进户处实现重复接地,还能正确选择接地电阻值,以使建筑电气设备获得一个等电位的基准点。因此,TN接地系统技术中,只有TN-S系统和TN-C-S系统使用于现代建筑物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

三、建筑接地系统技术的应用方法

1.建筑防雷接地

现代智能建筑内部设置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布线系统。具体的设备系统包括:火灾报警与消防的联动控制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这些设施意味着现代建筑物中的各层底板、顶板、吊顶以及侧墙等,均被各种布线布满。因此,为实现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止上述相关设备不受雷电问题的影响,相关人员应合理运用防雷接地技术。首先,相关人员要明确电子设备及其布线系统均具有耐压等级较低、防干扰要求高的特点。其次,根据建筑防雷避雷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网格设备来实现防雷接地技术应用。对于第二类避雷带,应用针、带组成的接闪器,在镀锌扁钢的屋顶形成一个10m×10m或是12m×8m的网格。对于第三类防雷建筑避雷带,应通过镀锌扁钢在屋顶组成一个小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这样一来,不同避雷带的网格就会与建筑屋面的金属构件形成电气连接。最后,组成层层屏蔽的笼形防雷接地体系。这是有效避免雷击损坏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应用,也是避免外来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方法。

2.交流工作接地

对于TN接地系统技术的应用来说,相关人员需要通过中性线接地,来实现电气设备的保护。具体,先要用接地线引至接地体,这就可以在满足热稳定条件下,将建筑基础钢筋充分利用起来。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从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及其接地电阻值,就能够作为接地装置。换句话说,现代建筑接地系统技术无需采用其他的人工接地极,就能为建筑物电气设备提供接地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完成后,相关人员需测量接地电阻值,以

保证接地系统技术应用的效果。

3.安全保护接地

现代建筑的安全保护接地,按照功能可分别三类,即总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以及局部等电位联结。其中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效果在于:降低间接接触建筑的电击;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消除建筑物外经电气的线路以及金属管道引入所带来的故障危害。这里指的金属管道包括:PEN、PE干线、水管、采暖管道、空调管道等。具体来说,相关人员应通过进线配电箱旁的总等电位来联结端子板,从而实现导电部分的相互连通。值得注意的是,等电位联结中,要采用焊接跨接线的方法,来实现金属管道连接处的可靠性连通导电。对于辅助等电位联结来说,其主要作用于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长、电源网络阻抗过大以及建筑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等。而局部等电位联结则是通过端子板的作用,实现电气设备的互相连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现代建筑内部电气设备运行以及电气技术应用的作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接地系统技术的保护来进行实现。在实际作用的过程中,可优化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以及安全保护接地系统技术的应用方法,来保护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众多以及布线内容复杂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鹏飞.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48.

[2]王春昌,陈艺友.现代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1,17:72-73.

[3]陈智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接地系统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Z1:3-4.

[4]杨迪富.现代建筑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2,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