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 1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闫立霞

闫立霞(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松原131599)

动静脉内瘘视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动静脉内瘘堵塞,直接影响透析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内瘘通畅至关重要。本文回顾2010年—2011年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55人,其中有5人发生动静脉堵塞,现将动静脉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内瘘堵塞5例,男2例,女3例,统计患者开始透析的时间、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堵塞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等。

二、结果

内瘘堵塞因素:发生低血压1例,超滤过多2例,内瘘压迫不当1例,血管自身条件不好1例

三、内瘘堵塞的原因分析

1.本身血管条件血管过细、动脉硬化、动脉炎

2.由于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长,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穿刺后,内膜损伤出现内膜增厚,甚至附壁血栓形成。

3.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血管弹性差,愈合不良,穿刺处易形成疤痕,损伤内壁处易形成血栓,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高、血脂高、血液粘稠也高,易造成动静脉内瘘堵塞。

4.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血管壁弹性减退,可引起动脉内瘘血栓。

5.由于血压过低,流经吻合口的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同时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度脱水,加重低血容量,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形成。

6.透析后,压迫止血用力过度,压迫时间过长,血流阻断,导致内瘘闭塞。

7.应用促红素后,血红蛋白上升过快,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内瘘闭塞。

四、内瘘护理

1术前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积极配合坦然面对。其次,告知患者术前应该配合的事项,造瘘术前手臂不要进行血压监测以及静脉穿刺、输液;患者应该保持足够的血容量,并停用降压药及肝素等抗凝剂;术前检查手术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6.0mol/L。

2.内瘘术后护理

1)必须让患者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使主观上重视,积极配合。

2)至少每天检查造瘘处振颤和血管的杂音3次以上,特别是在发生低血压时,更要增加触摸的次数。术后抬高术测的肢体,并且避免压迫术测的肢体,或佩戴饰物、测血压、输液、负重,以免引起伤口渗血,站立时可以使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术后24小时内尽可能避免透析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保持创口敷料的清洁、干燥。一般12—14天拆线。

3)术后第二天开始活动手术肢体的手指,以后逐渐增加手指的运动量,再过渡到活动手腕。1周后可做握拳运动或手握健身球运动,如手捏橡皮健身球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橡皮球每次一定要捏扁并维持1~2分钟再松开。若内瘘血管扩张不明显,可将有内瘘肢体侵入温热水中热敷,并短时间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的静脉,每天2-3次,以促进AVF成熟。内瘘血管一般术后4周~8周使用,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要延长等待时间,若2个月~3个月仍未成熟者则需重新造瘘。

3.避免造瘘侧手臂外伤,最好经常佩戴护腕,以免引起大出血,护腕松紧应适度,不能过紧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闭塞。有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4.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2cm以上,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至少8cm以上,穿刺部位要轮流交替进行,切忌定点穿刺,每个穿刺点相距1cm。新瘘管壁薄而脆,动脉穿刺点远离吻合口,距吻合口越近血流冲击越大,很容易形成皮下血肿,力求一次成功。

5.严格无菌操作,血管通路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和感染源,因此严格无菌操作,发现穿刺针眼红肿、附近有红疹或疑似感染灶,应及时用碘伏消毒,必要时抗感染治疗。固定内瘘肢体,禁止再穿刺感染部位

6.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预防低血压、准确评估干体重、准确设定超滤量。

7.透析结束后掌握正确的拔针方法,每次透析后正确压迫止血是保护内瘘重要环节,压迫的力度要适度,以不出血且感到波动或震颤为原则,压迫时间20-30min,凝血时间延长可延长压迫时间。

8.预防和纠正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快、过多,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症状,如打哈欠,冷汗,心慌,便意感,眼花,内瘘震颤声减弱或消失,可采取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推葡萄糖液,如效果不理想,及时回血

9.预防血液粘稠:透析患者多数合并有高脂血症,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定期查血常规,防止血色素上升过快引起血液粘稠,并适当调整肝素用量。

五、体会

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了解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护理,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注意保护血管、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护理人员研究的任务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