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控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控中的应用

杨颖

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21004

摘要:财务管理与工程预概算,均对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两项工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可以保证施工项目顺利完工,从而实现经营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施工行业现状与转型发展重任,以及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时代性需求,结合工程概预算的分类及其主要作用,浅析了如何将工程图预算和工程预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

关键词:工程预算财务管理建筑施工企业

1、建筑施工行业现状与转型发展重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建筑施工行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及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建筑施工行业自2013年达到发展顶峰后开始步伐放缓,整个行业竞争激烈,增长质量不高,困难重重。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利润微薄、债务负担重、市场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

鉴于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如今建筑行业更应思考如何转型发展。建筑企业过去靠大投资、拼命融资、铺摊子的快速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过去高增长留下的债务危机、发展后劲不足等隐患已经逐步暴露。现在更应该慢下来,考虑如何瘦身做转型发展、注重发展质量、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2、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

可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困境,既与国内外经营环境重大变化有关,也与施工项目自身单体化、生产周期长、核算内容繁杂等行业特点有关,更与企业过去重规模、求速度、轻管理、低质量的发展模式因果相关。随着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纳税风险成了建筑企业不可忽视的风险源;行业发展速度放缓、项目投资方资金短缺、施工单位大额垫资,导致现金流安全成为建筑企业日夜担心的问题;其次,面对竞争激烈、发展无序的行业现状,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与监管职能,为项目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业务支撑,也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财务管理与工程预概算,均对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两项工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可以保证施工项目顺利完工,从而实现经营目标。

3、工程概预算的分类及其主要作用

工程概预算按建设项目进展阶段,主要分为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等。其中设计概算和修正概算,主要用于确定工程投资总额,和实际施工情况偏差5%-10%,不如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更接近工程实际,预算效果更好。

施工图预算,指拟建工程在开工之前,根据已批准并经会审后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和设备的预算单价、各项取费标准、预算计算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主要用于:⑴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⑵编制标底、投标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⑶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⑷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

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为控制施工成本而编制的一种预算。它是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下,由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工料分析,计算和确定拟建工程所需的工、料、机械台班消耗机器相应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预算实质上是施工企业的成本计划文件。主要作用:⑴企业内部下达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实行经济核算的依据;⑵企业加强施工计划管理、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⑷实行计件工资、按劳分配的依据。

4、工程预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4.1有利于加强税负管理工作。⑴积极满足营改增的政策要求。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将建筑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现金流、整体税负以及收入利润甚至战略发展模式都产生深刻影响。借助施工预算,可以全面掌握各项成本费用的整体构成情况及税负影响,要求各项经济活动符合增值税“四流合一”的政策要求。⑵有效控制整体税负水平。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甚至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对施工项目的税金、成本和现金流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同样是电线电缆,一般纳税人适用16%税率,而小规模纳税人只有去税务局代开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税。借助施工预算,企业可以根据采购单价、销售政策、纳税资格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有效控制整体税负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⑶合理选择有利的税收政策。我国涉及建筑行业的增值税政策条款多、变化快,企业可以根据各类成本费用的整体构成情况,决定采用一般计税法还是差额计税法。与此同时,比如占整个施工成本约30%的人工费用,面临多种核算办法。一般纳税人全额征税按6%开票,差额征税按5%开票;小规模纳税人全额征税按3%开票,差额征税按5%开票。这对整个项目的核算方法,甚至经营模式都有很大影响。

4.2有利于强化资金管理工作。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资金不足就会面临停工待料、支付高额的资金占用费、农民工队伍集体上访等各种问题。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大额垫资十分普遍,因工程款回收无望而被拖垮的也是常有之事。因此,结合施工图预算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资金计划,加强资金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整个项目正常施工、劳务队人心稳定、供应商及时供货、投资人早日收回垫资款,可以加快资金周转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

4.3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和利润预测。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费用,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租赁费以及其它施工成本和管理性费用构成。不同形态的成本费用,会计核算和指标考核有很大差别。作为内部成本计划的施工预算,可以提供人材机等各类成本费用的经济数量指标,以及专项施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计划经济指标。借助施工预算的定额消耗和价格差异计划,可以考核钢材、商混等主材的生产消耗指标,有效降低沙石、五金杂材等辅材的生产浪费;通过考核对塔机设备及脚手架等物资的租赁费用,可以促使项目部合理组织现场施工,减少租赁设备闲置浪费;对项目部的办公费、汽油费、招待费等期间费用,结合施工预算进行定额考核和一事一议,保证整体上总额可控。

效果良好的成本费用控制,可以提高利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保证生产施工活动有序进行。

4.4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而施工图预算,由整个施工过程的预算指标构成,有利于企业结合工程形象进度,制订动态的、弹性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同时财务管理人员,通过时间节点、标志性事件,对全面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考核,从而推动施工预算执行到位。由此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4.5借助预算管理增进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根据现场人员从业经验,财务和工程预算管理部门共同做好设计变更调价、延期误工索赔、合同约定材料的价差上调补偿、工程决算造价审计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工作,可以为施工项目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无论是工程概预算,还是全面预算管理,都不是工程或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它们涉及企业的每一个人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寻找原因、落实责任、跟踪反馈、持续改进,从而完善预算指标体系和施工编制方案。这对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经营战略目标都十分有帮助。

5、结束语

虽然工程预算和财务管理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的工作,但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借助工程预算指标计划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手段大力推进工程预算的落实到位,将工期、质量、经济效益和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贵红.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46);

[2]马永金.试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

作者简介:姓名:杨颖出生日期:1980年8月6日性别:男籍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学历:本科学历现有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单位名称: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邮编: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