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抗硫酸盐混凝土地坪施工质量控制常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原抗硫酸盐混凝土地坪施工质量控制常青

常青

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大连116001

摘要:在海拔高度3700m的高原上,昼夜温差最高达到30摄氏度,在该自然环境下,对比于常规条件,混凝土结构收缩较大,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对有抗渗、抗腐蚀要求的混凝土结构需严格控制各种裂缝的产生,同时还需采取其它附加的保护措施防止腐蚀性物质进入到混凝土结构内造成隐蔽部位由内到外的结构破坏。在高原硫酸盐生产车间的混凝土地坪工程施工中,针对如何控制地坪施工质量,防止主体混凝土结构受到腐蚀破坏,编制此文章。

关键词:抗硫酸盐聚氨酯涂膜环氧涂层混凝土地坪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操作工序的特点,认真掌握好工程的轴线位置、标高、结构构造处理措施等内容。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措施,排列出劳动力计划。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工程施工内容特点,以便按图施工。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工程特点、施工布置、任务划分、进度计划、管理措施,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精心的施工。

(3)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按施工规范的要求,作好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水泥、钢筋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复检报告等试验资料。砂、石等材料由实验室协同质量检查人员定期、定时抽检,严把材料质量关,每批材料到现场均需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聚氨酯涂料、环氧涂料需有出场合格证,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后方可大批量采购使用。其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并应有相应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4)施工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工器具和劳动保护措施。其中包括涂膜施工专用鞋、专用滚刷、防护服、劳保眼睛、专用劳保手套等。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工艺原理

混凝土地坪施工,混凝土原材采用抗硫酸盐水泥进行配制,施工中采用振捣梁配合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整平,然后用两种机械抹光机进行多次、反复粗抹和精抹,使混凝土里实外平,表面成型质量好。对浇筑前的基础基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膜,浇筑后的混凝土地坪表面涂刷环氧涂料进行防水防腐控制,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质量标准。

其工艺流程为:基底准备→标高测量、弹线→钢筋网铺设→模板和振捣梁轨道安装→基层二次清理→涂刷聚氨酯防水涂膜→混凝土浇筑、振捣、整平、压光→混凝土养护→分块切割、填缝→环氧涂料施工

2.2技术准备

(1)对基础混凝土基层标高进行测量,弹出变坡线,并将标高标记在基层上,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模板和振捣梁轨道的安装。

(2)组织熟练的专业队伍进行该项工作的施工操作。

(3)编制并审批作业指导书,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配置经验足够、资质具备的人员组成项目成员,并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

(5)监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从搅拌到使用的材料用量、配合比等的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资质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3作业条件

(1)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并达到强度要求。

(2)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木板封盖,并与面层齐平。

(3)环境温度满足施工要求,如采取额外的保温措施,物资设备已到位。

2.4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抗硫酸盐腐蚀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

(2)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骨料原材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满足设计要求。

(3)石子采用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当采用细石混凝土面层时,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2%。

(4)粗骨料的级配要适宜。

(5)水宜采用饮用水。

(6)根据图纸的要求制作安装钢筋或安装焊接钢筋网。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隐蔽验收。

(7)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大,紫外线强烈,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环氧涂料在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基料和固化剂分开存放在储藏室内并粘贴危险物品标识和防火标识,必要时安装空调。

2.5地面坡度的控制

(1)对于抗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地坪,为了避免地面积水,通长设计为带坡度地面。在地面标高控制中,可采用直径与混凝土保护层相对应的圆钢配合钢筋支撑作为滑道体系。

(2)滑道位置的布设,横向间距3.5m,支撑纵向间距为1m,针对变坡位置,保证变坡线处必需设置一道滑道,变坡线两侧距离不超过3.5m的位置设置另外一道滑道以满足对振捣梁的支撑要求。滑道的顶面标高采用高精度水平仪进行测量控制。

(3)滑道的设置只是作为地坪坡度及平整度控制的初步依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凝固前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使用3m长靠尺对混凝土地坪成品的平整度进行检查,以保证地坪表面的平整度满足质量要求。

2.6聚氨酯涂膜施工

(1)基层清理。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砂粒、砂浆、硬块等杂物清扫于净,并用压缩空气吹扫,表面不得有松动、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

(2)涂层涂刷。聚氨酯分两次涂刷,根据产品说明的要求,首次涂刷产品配比为聚氨酯2:稀释剂1,稠度能够保证封堵基础表面微小的裂纹并能够浸入基础一定深度。二次涂刷产品配比为聚氨酯3:稀释剂1,该层的主要作用是在基础与混凝土地坪间形成不小于2mm的厚的一层富有弹性的整体橡胶状防水层,起到防水隔离和粘结的作用。在涂刷过程中,使用短毛滚刷纵横两向分别涂刷,确保涂层均匀,不留漏点。第二次涂刷应该在首层涂膜晾干或不粘手的情况下进行。两次涂刷每平方米用量不得少于0.25kg,在设备基础、钢结构基础等边角处使用板刷进行细部加强涂刷,保证施工质量。

(3)该防水层同时作为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层,在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该涂层具有一定的粘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不破坏该涂膜的应用效果,作业人员需穿带特制的鞋。涂刷作业需避开大风天气进行,指派专人时刻关注涂膜的粘度,如有必要进行补刷作业。严格禁止在施工区域动用明火或电焊,防止发生火灾。

2.7混凝土施工

(1)按跳仓法浇筑,分仓的间距根据振捣梁的尺寸和施工的方便程度而定,通长取轴间距的宽度。

(2)振捣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按梅花形插棒,间距视地面结构层而定,以不大于400mm为宜。振捣梁初步整平,精平采用4~5m长刮尺,由两人操作,按照滑道的标高进行精找平。整平完成后,取出滑道圆钢,在圆钢位置填充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该作业过程中要防止新旧混凝土不能完全振捣密实而在滑道位置产生开裂的现象发生。

在混凝土初凝前分别采用圆盘抹光机和刀片式抹光机进行提浆抹光作业。柱脚、预埋件和模板边等部位采用手工铁抹子进行辅助施工。在抹光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3m长靠尺对地坪的坡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局部修整。在抹光过程中切忌留下脚窝、鞋印,这将会对接下来的环氧涂膜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在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浇筑过程中,由于受到浇筑速度、时间间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并不完全一致。有时会出现抹光不及时的情形,从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针对该情况,施工单位要配备足够的抹光人员和机械,而且要有专人时刻关注混凝土的硬化情况,实时对抹光工作进行调整安排。

(3)地面终抹完成2h~5h后在表面涂敷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以防表面水分急剧蒸发,保证混凝土保湿养护条件,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和起尘。与此同时,考虑到高原外界环境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容易引起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因此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厚土工布和篷布进行覆盖保温养护,养护时间14天以上。在此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密切观测混凝土内部和外表面的温度差,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在20℃以内,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方案。

(4)在地面混凝土初凝、上人不出现脚印时,立即进行分格缝的施工。分格缝宽3-5mm,缝深1/3地坪厚度,间距以不大于2500mm×2500mm为宜,嵌缝密封膏采用聚氨酯防腐型。

2.8环氧涂层施工

(1)清理混凝土基层平整度应力求控制在2mm/m以下,表面要求坚硬、平整、不得有脱层、起砂现象。地面突出部分及附着于混凝土地面上的杂物,必须彻底清除,以确保底层漆的附着效果。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很多的空隙,该部分空隙容易吸潮、吸附空气,如果基层不平整还会造成填料的浪费,既破坏了环氧涂层的质量与寿命,又增加了费用。

(2)涂膜滚刷。涂膜施工前保证混凝土地坪养护期为28d以上,含水率严格控制在4%以下。使用压缩空气或吸尘器对地坪进行滚涂前清扫。使用实验室用电子秤称取A、B料进行配置,并在适当容积的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使用短毛滚刷延同一方向进行滚涂作业,滚涂过程中注意滚涂均匀,下层滚刷时方向与上一层垂直交叉。每层涂层施工完,立即采用针状滚刷延同一方向进行滚压以排除涂膜中的空气。

(3)施工条件控制。环氧涂层最适宜的施工温度是12~18℃,因季节不同,固化时间亦不同;一般在室温条件下固化5~10h达到表面不粘手,可再次施工下一层。固化12h,可供人行走。在12~18℃/72h左右,已基本固化。120h后达到完全固化,可交付使用。

结束语:作为有抗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地坪工程,为了防止腐蚀性液体进入到混凝土内部而对结构混凝土产生破坏,对于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尤为重要。在玻利维亚钾盐厂工程中,通过从原材、配合比设计、到施工等各阶段的控制,避免了混凝土各种裂缝的出现,满足了防腐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继业,宋学东.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防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赵敬曼,毕文正.环氧树脂涂料地面及施工.《化工与医药工程》,2006.

[3]李荣,孙曼灵,任普亮.聚氨酯防水材料与施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