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62例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62例护理体会

朱琳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原因,执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流程,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6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有效控制了由多重耐药菌患者导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杜绝暴发流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体会。

Nursingexperienceof62casesof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infectioninrespiratory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experienceofpatientswithmultipledrug-resistantbacteriainfectioninrespiratorymedicinedepartment.Methods:fromOctober2017toDecember2018,62patientswithmultipledrug-resistantbacteriainfectioninrespiratorymedicinedepartmentadmittedto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researchobjects,thecausesofpatientswithmultipledrug-resistantbacteriainrespiratorymedicinedepartmentwereanalyzed,theprocessofpreventionandcontrolofmultipledrug-resistantbacteriawasimplemented,andnursingmeasureswereformulatedandimplemented.Results:thenursingsatisfactionof62patientsachievedgoodresults.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multipledrug-resistantbacteriainfectioninrespiratorymedicine,totakeeffectivenursinginterventionmeasures,bystrengtheningthenursingofpatientswithmulti-resistantbacteria,effectivelycontrolcausedbymulti-resistantbacteriainpatientswithnosocomialinfection,toreducetheincidenceofnosocomialinfection,eliminateoutbreak,worth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respiratorymedicine;Multipledrug-resistantbacterialinfections;Nursingexperience.

前言:多重耐药菌感染是指同时存在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细菌,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时可会导致患者死亡[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治疗期间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67.3±12.9)岁,均经影像学检查、痰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确诊。

1.2方法

病情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患者面色、神志、体温、精神状态、血压、呼吸等相关指标,做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重视呼吸道监测,确保呼吸道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咳药;胸部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体温超过38.5℃时予以物理降温,高热者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呼吸衰竭者吸氧时应给予低浓度氧(25%-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饮水,危重患者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内源性病菌不扩散,外源性病菌不进入。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在患者个人卫生、病房环境、医疗护理器械和物品、外来人员及医护人员自身等方面严格控制,避免交叉感染或逆行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生活护理:嘱患者多饮水,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适当进食粗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排便措施。患者使用的被褥和衣物保持干燥、柔软、洁净,定期更换;做好皮肤、口腔、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护理。嘱患者戒烟酒,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保持各种管道畅通: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无外溢,必要时置中心静脉导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心理护理:针对住院期间患者活动范围受限,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出于保护患者、促进康复的目的,要向患者解释。相关的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运动、服药等时间。加强巡访频率,与患者多沟通,关注患者身心状态,鼓励并指导患者通过电话与外界联系,从而减轻隔离感和孤独感。

2.结果

62例患者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的30例(占48.39%),一般满意28例(占45.16%),不满意4例(占6.45%),具体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呼吸内科的患者由于长期咳嗽、喘憋,使气管黏膜损伤,肺功能顺应性下降,增加病原体的概率。慢性肺部疾病改变,包括载液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泡过度充气。肺动脉高压等。更易导致肺部感染,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极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一是病菌因素,二是体质因素。病菌因素包括患者体内病菌和医院病菌,患者体内所有排泄物都可能带菌。因此,与患者直接接触的衣物、被褥、相关的医护操作器械及物品都是重点防范对象。后者主要是基于医院卫生环境复杂,患者之间的接触,医护人员、探视亲友及病房空气都可能带菌并造成传播,应给予足够重视。体质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营养、药物等因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2]。基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基本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病情和机体康复十分重要。严密的病情监测,一是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异常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二是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指导其通过饮食、锻炼、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等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以利于病情康复。

护理积极参人到多重耐药菌的管理中认真执行本院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流程,当护士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菌的通知时,立即启动多重耐药菌管理程序:即可报告当班医师,医师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时调整抗菌药物[3]。护理工作要提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和合理使用时间,并将多重耐药患者的情况填写在科内的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中,同时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督导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感染的措施。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所有使用物品均专用,能使一次性物品的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不能专用的物品用后严格消毒,对床单位及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消毒剂及时消毒。抹布专用,用后消毒晾干备用,同时加强卫生保洁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确多重耐药菌物体表面消毒的意义和方法。要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患者探视人员的管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病室,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减少不必要人员接触患者,对必须探视者做好隔离培训工作,防止因探视者而诱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探视者离开病室时做好手卫生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有效控制了由多重耐药菌患者导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杜绝暴发流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秀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63-364.

[2]周婷玉.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调查分析和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2):292-293.

[3]程美红,周素芬,戴燕飞.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60例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