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理为研究视角探讨在门诊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以护理为研究视角探讨在门诊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董素娟

(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每次于门诊就诊完成后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服务。记录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护理前、护理后)、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F-36、Fugl-Meyer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护理相关满意率高达80.00%,对照组护理相关满意率仅为46.67%(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康复效果,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320-02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多数患者将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本文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效果,特选取90例患者(于2015年1-12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49~88岁、平均(59.19±1.04)岁,疾病类型:脑梗死62例、脑出血28例。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n=45),其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每次于门诊就诊完成后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如叮嘱其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接受康复训练、定期来院复查病情、自觉不适及时就诊等。研究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服务。记录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护理前、护理后)、护理满意率。

1.2.2延续性护理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员由高年资、专科护理人员组成,入组前给予必要培训,使组员掌握延续性护理概念、意义等,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依从性;②采用宣传册、展板、广播等形式,利用脑卒中偏瘫患者每次来门诊就诊时机宣传脑卒中偏瘫相关知识(发病原因、康复方法等),例举于家中未遵医嘱治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聘请脑卒中偏瘫恢复效果优良患者来院传授治疗经验,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③门诊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定期采用电话、上门回访形式掌握其患者于家中治疗情况,如遵医嘱用药、临床疗效等,将随访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有利于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发现疗效、遵医嘱依从性不良等异常情况则需立即告知医生并督促其来院复诊;④设立24h热线电话、问询处,及时解答患者或家属对脑卒中偏瘫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疑问,及时吸取患者或家属对延续性护理相关合理建议。

1.2.3效果评价标准①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准确评价,SF-36量表得分范围0~120分,涉及机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活满意率等四部分内容(共16小项),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优;②肢体运动功能:利用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进行准确评价,该量表涉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定(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定(34分),总得分0~100分,分数与测试者肢体运动能力呈正比;③护理满意率:利用自拟护理满意率调查表(由本科室自拟)掌握脑卒中偏瘫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该量表涉及服务态度、效果等内容,得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率越优,即60分以下不满意、60~80分一般、80分以上满意。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office2003),经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本文中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SF-36量表、Fugl-Meyer量表评价结果所得相关数据均属于计量资料(需经x-±s表示、t检验),两组自拟满意率评分表所得数据属于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统计学结果P<0.05则提示上述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两组研究前SF-36、Fugl-Meyer量表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F-36、Fugl-Meyer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两组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满意率

研究组护理相关满意率高达80.00%,对照组护理相关满意率仅为46.67%,数据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多种类型,患者经治疗后大多将遗留肢体偏瘫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需接受长期康复治疗,多数患者由于不同原因(经济、主观意愿等)选择于家中自行治疗并定期来院复查(门诊)。研究表明,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由于对治疗失去信心、疾病所致生理不适等因素,在家中接受康复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较差,将直接对其疗效及预后造成一定影响,需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2]。

延续性护理模式(transitionalcaremodel,CTM)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护理理念,涉及制定出院计划、转诊、随访(持续性)、生活指导、后续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是住院期间临床护理的延续服务。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有利于使其于家中遵医嘱继续治疗过程中得到相应护理服务,护理工作者利用延续性护理可准确掌握现阶段患者治疗效果及异常情况,同时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监督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康复效果[3]。本文中研究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后,该组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达80.00%,此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4]。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康复效果,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灵芝.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22-2123.

[2]梁俊华,李娟.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7-39.

[3]高晓阳,戴玲.护理工作者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认知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147-1149,1152.

[4]沈敏鎏,倪英,王昳丽,等.应用康复操实施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延续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