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探究

姚川珍程小龙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天长市供电公司安徽天长239300)

摘要:通过建设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整个公司的信息化水平,特别是营销业务工作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管理观念的转变,建立了新的业务管理模式,这是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

1、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我国各行各业都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电力营销而言,其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电力营销信息化指的是通过在电力营销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得电力行业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着集约型和高科技型模式转变。对电力营销信息管理而言,其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信息化的营销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在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例如设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机制建设过于复杂等。

1.1、业务处理规范高效

借助于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可使电力企业的业务处理更加规范,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力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地用电情况,制定相应业务处理规范,使各个岗位的职责得以明确,在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基础上提升其工作效率。电力企业依托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对当地用电客户充分了解,从而为营销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包括电费回收率、抄表到位率、业务处理能力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人为因素干扰而导致的电力信息缺失和错误,既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与能力,同时亦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2、用户信息完整与真实

以往的手工操作在进行用户信息的录入时无法做到录入信息的绝对真实与完整,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核对与录入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错漏行为,对电力企业的电力核算以及账务核算造成了一定困扰。而借助于营销信息系统则能够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完整录入,并且在信心准确性上要高出人工录入许多。所有数据通过认真普查后进入营销系统,完整的权限管理机制保证了数据不被人为非法修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能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校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2、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支撑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之初,电力企业对营销信息化的概念理解并不是十分清晰,更无法从自身发展做出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且还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示范工程等较多问题。此外,电力企业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业务需求,虽然为信息化系统建设做出了大量努力,形成了多种营销业务系统并存,但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及有效的指导,各系统之间不协调,业务开展困难重重,系统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2.2、信息化体制缺乏实效性

较之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电力营销信息化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信息处理中的统一性与标准化。然而受到缺乏科学规划的限制,营销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存在脱节的现象,无法适应当前电力市场的体制改革要求。尽管当前我国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但是其标准与体制机制等都和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要求不符。此外,当今社会属于网络时代,信息化程度加深,由于传统业务流程繁琐、复杂,使信息或者资金等滞留时间延长,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3、软件投入较少与硬件设备不匹配

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较为注重对硬件设施的投资,对软件投入过少。究其根源,这种现象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尽管系统多样性丰富,可以利民、便民,但却给信息化管理工作增加了负担,如果没有有效的系统管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电力营销系统决策者,因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撑而无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与决策,最终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再过硬的设施也是一个摆设,一座孤岛,无法与系统各个环节取得良好的联系,更无法进行协作。当前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有效提升,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

3、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

3.1、促进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完善化发展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遵循“先试点、后推行”的原则,电力企业所有成员包括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保证前期准备到试点运行的顺利,然后落实到应用推行的阶段,逐步推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供电企业必须对内部员工及各下属部门做出严格要求,自上而下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

3.2、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创新营销管理系统

电力公司应该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工作,优化现有的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后盾的新型营销管理模式。并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售前、售中与售后,促进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创新电费收缴方式,和社会化服务相融合,保证客户能够享受到经济、便捷的高质量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建立全面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利用网络的作用调动客户信息,对其价值与信誉做出判断,并以此发掘潜在客户的价值及其市场潜力,为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信息参考。

3.3、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制定管理的建立与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必须加强对电力信息安全示范工程的建设,通过网络层、用户层、数据层等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此外,还应该不断提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体系,不断强化信息安全。

3.4、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

电力营销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与其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好电力营销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实现其信息化提供保障。使得电力企业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来源。为此,必须严格做好数据管理的监督工作,提升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为电力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营销措施,实现对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管理。

总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销业务管理系统,同时亦能够为其营销管理提供良好的模式借鉴。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支持下,电力企业能够实现营销业务、营销管理、营销指标考核的有机结合,从而为企业的电力生产与输送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然而我国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上起步相对较晚,且缺乏优秀个例以作经验借鉴,因此在建设及使用上仍有一定不足。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17-119.

[2]陶鑫,杨葳,周丽萍,张彧.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分析与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186.

[3]贾海霞,贾云.浅谈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4,(33):78.

[4]高乃天.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1):25-26.

[5]刘丽颖.关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07):56+58.

[6]卢永忠.试论如何实现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04):158.